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六百二十三章 祝乐山 (2 / 5)
既然众人皆有此意,李之也不好再拒绝,更关键的是,他自身还有个少年诗文天才的名号。
再相拒绝,就有些矫情之嫌,故而略作沉吟,遂挽起衣袖,着墨疾书:
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金庭如有路,应到左神天。
这首诗是近二百年后才出现的四明山诗云北,为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所著。
此人关于四明山诗作就有四明山九题诗,这首诗为其中佼佼者,为后世很多大家品鉴推崇。
而李之在广州贝家木器场,所设计的水田耕作农具犁的原型,就出自于此人之手。
耒耜本是两种原始的翻土农具,传说农业始祖神农氏所设计,实际上最初的耒只是一尖头木棒,后来又在尖头木棒的下端安装了一个短棒,用于踏脚这便是耜。
后来随着金属工具和兽力的
使用,耒耜便进化为犁。
到秦汉时,犁已具备犁铧、犁壁、犁辕、犁梢、犁底、犁横等零部件,但多为直的长辕犁,回转不灵便,尤其不适合南方水田使用。
唐代时长辕犁改进为曲辕犁,并在江东一带广泛使用,陆龟蒙就是其原型设计者。
李之便是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零部件的形状、大小、尺寸有详细记述,这样就能十分便于仿制流传。
闲话少叙,在李之书写时,已有文人游客前来围观,初时见其小小年纪,却被一众人等围列静观,眼神中均流露出不屑之色。
毕竟这般年纪者再具有天分,受阅历所限,也不会书录出有多少深意词汇。
但金一两个行书字体跃然纸上,那等轻视之心全都纷乱了。
李之的书法虽算不上大家,却也初具规模,更难得的是,在其书写时,笔力里添加了体内真气,再有灵性灌注其间,笔意有所不达之处也被完美遮掩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