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最后冲刺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最后冲刺 (3 / 5)
        当然,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J-32的上舰测试不但完全达到了海军的要求,还有意外惊喜。

        为了搭载ZY-1舰载预警机与J-15B重型战斗机,“长江”级与“昆仑山”级航母的机库净高都为七点二米,而J-32采用了无尾气动布局,既没有水平尾翼,也没有垂直尾翼,最大高度不到三米。如此一来,机库就能采用双层布局,即在原本只能放置一架战斗机的地方安放两架战斗机。

        只是,需要对机库做一些改进,比如增添双层机位的相关设备。

        毫无疑问,增加载机数量,绝对能让海军喜出望外。

        在与J-25M混搭,所有ZY-1都留在机库内的情况下,“长江”级的机库容量至少能提高百分之四十,“昆仑山”级则能提高百分之六十。这就意味着,在不增加飞行甲板系留战斗机数量的情况下,“长江”级能额外搭载十二架J-32,而“昆仑山”级则能额外搭载三十架J-32。

        这个变化,能把航母的航空作战效率提高很大一截。

        保守估计,“长江”级的航空作战效率至少能与“飞龙”级持平,而“昆仑山”级则能越“飞龙”级百分之八十。

        单艘航母的航空作战效率提高,等于舰队总体作战能力提高。

        说得直接一点,在以制海为主的作战任务中艘“昆仑山”级的航空作战效率相当于八艘“飞龙”级。

        毫无疑问,对即将爆的战争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变数。

        为此,J-32在八月初完成上舰测试后,牧浩洋就赶往成飞,让成飞把J-32的量产工作放在要位置上。

        即便牧浩洋不这么做,腾耀辉也会出面。

        相对而言,在日本空军没有获得第五代战斗机的情况下,空军对J-30的需求性并不紧迫,反而是海军更需要J-32。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