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北京政府 (4 / 9)
本来,早在独立各省代表到汉口开会时,便已决定议和纲要四款:(一)废除清朝政fǔ;(二)建立共和政体;(三)清帝优给岁费;(四)以人道主义待满人。所以对于清皇室的优待,是不成问题的。
当袁世凯对自己地位问题有了保障后,便就清皇帝和皇族优待条件寻求协议,有了这个优待条款,他便可以胁迫清室退位。
而李安生秘密潜伏到东北,来上了这么一出,他已经无选择,只能逼迫清帝退位,然后拉拢**党人,成立中央政fǔ,造成即成事实,程李系想要野心割据,就要看全国人民答应不答应。
本来南方**党人提出的临时政fǔ方案,一致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孙先生认为责任内阁不是中国鼎革时所宜实行的制度,但宋教仁坚持,孙中山先生终于勉强同意,张继主张推宋教仁为内阁总理,宋教仁坚决不肯接受,并提议推黄兴。
本来各省代表原已通过**临时政fǔ是总统制,而现在却要改为内阁总理制,这中间有些难说。
而程李系的压力,倒是忽然让**党人一致的意见统一起来,那就是实行内阁总理制,希望由袁世凯出任大总统,而黄兴或者宋教仁出任总理一职。
当时各省代表多不赞成内阁制,可是给现实所迫,居然难得不再争吵,但是稀罕,也是李安生所没有想到的。
而他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同盟会反而因为这个难得的大转折,开始了变相的改组。
同盟会在**时期一直是个秘密组织,武昌临时政fǔ成立,才决定改为公开组织,以“巩固**,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理,黄兴、黎元孙为协理,宋教仁、胡汉民、马君武、刘揆一、平刚、张继、李肇甫、汪兆铭、居正、田桐为干事,实际责任由宋教仁负责。
从这点看来,宋教仁等人的政治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与这些人物斗争,李安生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强大的军事实力。
东北军入关,便是为了显示强大的军事实力。
虽然只是由吴禄贞与锡良率领三镇兵力入关,但是带来的无形压力却是巨大无比的。
而锡良急着赶往库伦,也是因为俄国肆无忌惮的开始在蒙古活动,想要图谋内外蒙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