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机 (3 / 6)
平民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不影响他们耕田、种桑、养蚕、打渔、纺织,木匠、石匠等工匠,有师徒传授的口诀,即便不认得几个字,也不影响他们做活。
大家都是文盲,不影响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而平民百姓家境窘迫,一年都吃不上几口肉,根本就没能力脱产去读,而读了也没什么用,因为想要入仕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从整体角度来,平民根本就没有动机和能力来购买知识。
而对于士族来,他们需要知识,也有充沛的财力,看上去有“极强的购买力”,可实际上对方根本就不需要“外购”。
世家、高门、著姓,有祖传的学问,有祖传的典籍,族中各代长辈之中基本上都有饱学之士,有师资雄厚的宗学、族学、私塾,他们的子弟,不需要“外购”知识。
两个阶层都无法打开市场,就剩下位于中间的寒族。
所谓寒族,不是穷得冬没有衣服穿而受寒的阶层,寒族又称寒门、庶族,是介于士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寒族/庶族就是普通的中、地主。
士族把持着官场,有政治特权,所以下品无士族的同时,是上品无寒门,寒族没有政治特权,想要保持家族地位一直兴旺下去就得有人当官,但这很难。
族里没人当官,就是官府鱼肉的对象,数百年来,下各地无数寒族家道中落,富不过三代,与此同时又有新的寒族出现,奋力挣扎着要向上爬,却大多不如意,然后还是富不过三代。
世家之所以为世家,往好了是经学传家曰世家,直白点就是要靠“累世为官”,而想要当官,理论上除了武勋,就得“有才学”,也就是学问出众。
九品中正制下,想当官得看阀阅、家世、郡望,剩下一点渺茫的机会,就是学问出众,对于寒族来,除非以武(勋)入仕,否则要想以文入仕,基本上是竞争不过士族的。
唯有学识这一根救命稻草,是最后的机会。
族中子弟写得一手好字,做得好诗、好文章,以文学之名让郡守、刺史“耳熟”,继而有机会参加地方官举办的游宴,和各位英彦谈经论典,给地方官留下一个好印象。
不停地加深对方的好印象,那么被其举荐、征辟入仕的机会就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