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沙河玻璃研究院纪事 (2 / 5)
程院长坐在副驾驶座上,他的手中紧紧攥着那份已经修改了三稿的合**议,纸页的边缘因为频繁的翻阅而有些微微发毛。他不时地将协议展开,指着其中的某一条款,认真地对我说:“鹿鸣啊,你看这里,这条‘共建玻璃产品检测平台’非常重要,一定要写得明确、具体。沙河的企业以前检测玻璃,都得大老远地跑到北京、上海去,一来一回就得三天时间。但如果我们能建成这个检测平台,他们当天就能拿到检测结果,这可给他们省了多少事啊!”
近10小时后,车刚驶入沙河市界,就看到张副市长带着一群人在路边等。“程院长,可把你们盼来了!”张副市长握着程院长的手,力道大得能捏出红印,“研究院的地早就平整好了,就等你们来签了!”
签约仪式在市政府的大会议室里隆重举行,整个会议室布置得庄重而又喜庆。会议室的墙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红底黄字横幅,上面写着“沙河市人民政府与江城科技大学共建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签约仪式”,这几个大字在红色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会议室的两边坐满了人,沙河的企业老总们身着笔挺的西装,正襟危坐。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兴奋的神情,显然对这次签约仪式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当程院长代表学校签字时,我特别留意到他的手非常稳定,仿佛没有丝毫的颤抖。他手中的笔锋刚劲有力,每一笔都显得那么自信和果断。签完字后,他抬起头,微笑着与张副市长对视一眼,然后两人同时伸出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就在这一刻,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一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我迅速举起相机,将这一历史性的瞬间定格下来。
在相机的镜头里,我清晰地看到程院长鬓角的白发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显眼,但他的脸上却带着孩童般纯真的笑容。那笑容中透露出的是对合作的喜悦,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发展的信心。
仪式结束后,我们去看研究院的选址。在开发区核心区,13亩地用蓝色围挡围了起来,里面的土地刚翻过,散发着湿润的泥土清香。程院长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了搓,抬头对张副市长说:“这地好,肥沃,能长庄稼,也能长技术。”
当天晚上,沙河的同志们留我们吃饭。席间,王总端着酒杯走到程院长面前,声音有些哽咽:“程院长,我代表沙河所有玻璃厂敬您一杯。以后咱们有了研究院,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
程院长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王总,咱们不是靠谁,是一起干。我保证,五年内要把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十年内要让它有国际影响力。咱们一起把沙河的玻璃窑火,烧得比以前更旺!”
三、转身:放下权位的坚守
2011年的春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就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学校干部调整的消息像一阵春风一样传遍了科发院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纷纷猜测着这次调整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科发院院长的职位。
程院长在科研处已经担任了八年的处长,这八年来,他带领着科发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他的领导下,科发院的成果转化金额竟然翻了五倍多!这一数字令人瞠目结舌,充分展示了程院长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管理水平。
不仅如此,程院长还牵头建立了沙河研究院,这一举措不仅为学校的科研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程院长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在科发院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然而,就在大家都认为程院长会理所当然地连任下一届院长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却如晴天霹雳般传来,程院长主动找到了校领导,表示自己想要让年轻同志接任院长一职,而他则希望能够前往沙河研究院全职工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