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佛狸伐 饮马长江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 佛狸伐 饮马长江 (1 / 2)
        王玄谟久攻滑台而不克,当初宋军刚刚围困滑台的时候,因为滑台城内多是茅草屋,手下参军就向王玄谟献计,建议用火箭朝城中射击,到时城内茅屋燃烧,百姓军卒慌乱,正好可以乘势攻城。可是王玄谟却认为城内房屋燃烧,滑台将成为焦土,自己即使得了也不是大功一件,于是不准。

        但魏军很快也意识到这点,于是加紧拆除茅草屋,将军民转入安全处,甚至在城中挖穴而居,王玄谟失去战机。

        当宋军兵进河南的时候,黄河两岸的百姓争相投奔,并纷纷带来军粮武器,但王玄谟却不信任他们,将他们分割看管,又要求附近百姓为大军缴纳物资。当时天气炎热,河南产梨,王玄谟就让士卒向民户索取供大军食用,甚至要求一匹布换千金梨。王玄谟的所作所为大失民心,河南地区的居民纷纷希望北魏早日南下,并为他们提供情报。

        秋十月,天气转寒,黄河开始结冰,拓跋焘调集四十万大军,号称百万开始南下反攻。拓跋焘驻军枋头,先派先锋猛将陆真率军突入滑台城中,安抚滑台守将。已经坚守三个月,形将崩溃的北魏滑台守军因此精神大振。

        接着魏国援军大至,向滑台挺近。将领们都知道北魏骑兵的恐怖,于是建言王玄谟赶紧用战车结阵抵挡魏骑,谁知王玄谟知道北魏反攻后,心里十分恐惧,唯一想的就是逃跑,于是不理会将领们的建议。

        王玄谟麾下钟离太守垣护之此时正在滑台西南一百二十里的石济,听说魏军即将南下的消息,立刻遣人送信给王玄谟,建议道“往年武帝攻打广固,战死的人也很多。况且目前情况和往日不一样,怎么能光是考虑士兵的伤亡疲劳呢,希望将军把攻克滑台作为最迫切的任务,然后凭城坚守。”。

        数日后,拓跋焘受到陆真传回的消息,立即派殿中尚书孙真率骑兵五千渡过黄河,切断王玄谟退路。次日,拓跋焘亲率四十万大军渡河,直逼宋军。魏军号称百万,旌旗蔽日,战鼓声震天动地,军势极为强盛。王玄谟遥遥望见,吓得肝胆俱裂,便没有通知部属,仅带数百亲兵,丢下大军向东逃走。魏军来攻,宋军一时间找不到主帅,无法调度,阵势大乱,士气崩溃,一战下来几乎全军覆没。而王玄谟所携带宋军最好的军资弃械全部归于魏军所有。

        王玄谟仓皇逃命,连自己围攻滑台的大军都没有通知,更不要说远在石济的垣护之了。拓跋焘把缴获的王玄谟水军战舰横在河面上,再用三层铁链连接,打算断绝西边宋军沿河的归路。

        垣护之在石济得知围攻滑台宋军全军覆没后,急忙率军东撤。正当他所乘的百余艘小舰来到滑台附近时,就看见了河面上密密麻麻全是连在一起被缴获的宋军战舰。垣护之所率的水军大为惊慌,但垣护之知道魏军不善水战,船舰上防御的魏军也不会有多少战斗力,而岸边距离又太远,弓箭对自己不会造成威胁。于是下令水军乘着迅急的河水全速前进,遇到铁链就用大斧砍断。船上的魏军在颠簸中果然不能作战,当垣护之攻破连船撤到碻磝时仅损失了一艘小舰,这是王玄谟先锋大军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支队伍。

        在垣护之退到碻磝之前,王玄谟早已逃到此城了。东路军主帅,辅国将军萧斌见他弃军而走导致全军覆没,怒不可遏,下令将其斩首。但被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劝阻,沈庆之认为王玄谟深得天子宠幸,应当将他送回建康后,交由天子发落。但战事紧急,后来王玄谟又被要求镇守碻磝,北伐失败后,并未受到处罚。此后王玄谟却在文帝去世数次平定宗室叛乱有功,一路升迁,官居左光禄大夫,护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最后受命辅政。

        萧斌见前锋已败,准备亲率主力固守碻磝。沈庆之劝他说:“夫深入敌境,刚逢大败,敌兵将要大至,如何能久守呢。现在青、冀二州空虚,而坐守孤城,若敌兵绕过碻磝东过,青州以东非国家有也。”。

        正在这时,宋文帝诏书至,不许萧斌后退。沈庆之仍坚持退军,言道:“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诏令从远方传来,耗时良久,局势已经发生变化了。”。于是萧斌重新部署诸军,以王玄谟守碻磝,申坦、垣护之守清口,自己率诸军还驻历城。尽管如此,东路军的失败,已成定局。此后,统帅北伐军事的太尉刘义恭以碻磝孤城,必不可守,召令王玄谟退军,碻磝再次落入魏军手中。

        而此时北魏大军的攻势才正式开始,魏帝拓跋焘把大军分为五路,一路由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自洛阳向寿阳;一路由尚书长孙真向马头;一路由楚王拓跋建向钟离;一路由高凉王拓跋那自青州向下邳;自己亲率主力自驻地东平向邹山进发。

        十一月初,拓跋焘亲率的中路大军进攻邹山,宋军主将、鲁阳、阳平二郡太守崔邪利投降,魏军进驻邹山。拓跋焘在进军路上看到了秦始皇当初刻石记功的石碑,拓跋焘冷笑道:“功绩不是自己给自己加的!”于是让人推到石碑。进驻邹山后,他又让臣下用太牢礼祭奠孔子,意图收拢天下士子之心。

        与此同时,北魏楚王拓跋建所率领的魏军进驻彭城门户萧城,并派步兵进屯彭城另一门户留城。镇守彭城的刘宋武陵王、徐兖二州刺史刘骏与驻军在彭城节度北伐诸军的江夏王、太尉刘义恭派参军马文恭、行军司马嵇玄敬率军分别进至萧城、留城,防卫魏军,并监视他们的动向。马文恭、嵇玄敬二军出发后各自与魏军遭遇,宋军大败,马文恭只身逃回。嵇玄敬军却由于当地百姓的协助,取得胜利,魏军遭到失败。当时,萧城魏军距彭城仅十里之隔,彭城守军虽多,但军粮匮乏,形势十分危急。刘义恭欲弃城南逃,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张畅力谏道:“今城内乏食,百姓们都有逃走的意愿,只因关防严厉,所以不敢逃走。若殿下一旦离开,百姓则会不顾一切各自散走,阻拦也阻拦不住。现在虽然粮草紧张,但一时之间还能坚持,如果就这样撤走,不但彭城不保,大军在路上也可能遇到追兵,岂有舍万安的方法,而行危亡道理呢?”。刘骏认为张畅所言有理,也劝刘义恭留镇彭城。刘义恭无奈才决意坚守彭城。数日后,魏帝拓跋焘亲率大军进至彭城,宋军据城固守,彭城坚固魏军始终不能攻克。

        北魏永昌王拓跋仁所率领的八万骑兵,自洛阳南进,连克宋悬瓠城、项城,直趋寿阳。可惜年初陈宪以不足一千守军面对十万魏军所坚守的悬瓠城,如今轻易就这样被攻下了。

        宋文帝刘义隆担心镇守寿阳的豫州剌史、南平王刘铄被围,遂急令身在虎牢的安蛮司马刘康祖返回寿阳。刘康祖得令后火速回师,在寿阳北数十里处,遭遇拓拔仁的大军。刘康祖此时仅有士卒八千之众,副将胡盛之建议傍山依险,从小路返回寿阳。康祖大怒。说道:“贼寇今日自己送上门来了,不用我王师远征,犬羊虽多,实易摧灭。我军虽然人少,但都是精兵,此去寿阳只有数十里,一旦交战,援军很快就到,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遂命将士结车营沿大道向寿阳进发。

        魏军仗恃人多,四面夹攻宋军,刘康祖率军奋战一天一夜,杀敌万余人。魏军又分为三批,轮番进攻,,并以马匹运柴草火烧宋军车营,刘康祖激励将士,拼死决战,两军激战整整一日,战场上流血没踵,仍不见寿阳援兵。刘康祖身被十多处创伤,仍奋勇作战。

        傍晚,激战一日的刘康祖骑在战马上,手拿长矛,大声呼喊道:“将士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就在这时,不知何处射来的一支利箭射中刘康祖的脖颈,刘康祖惨叫一声坠马而死,主将一死,不久宋军也全军覆没。拓跋仁乘胜围攻寿阳,并分兵袭扰刘宋马头、钟离等地。刘宋南平王刘铄命将士烧掉寿阳四周庐舍,坚壁清野、凭坚城固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