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 元嘉末 二次北伐 (1 / 3)
自从元嘉七年到八年的那次北伐之后,刘宋朝廷除了境内几次小范围的蛮患以及北魏数次边境的袭扰,国内基本上处于承平之世。新政得以有效的贯彻,宋国境内出现了小康的治世局面,这是自从永嘉之乱后,华夏大地极为难得的兴盛景象。
而北方的北魏也没有闲着,雄主拓跋焘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险夷。扫万统,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廊定四表,混一戎华,终于完成了一统北方的大业。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北方有谶语出世,所谓“灭魏者吴也”,于是北地郡泸水的胡人盖吴乘北魏正在跟吐谷浑、鄯善交战,在杏城聚众发动叛乱,关中响应者十数万,叛军一路攻克杏城、新平、安定、临晋,随后盖吴自称天台王,设置百官,一时间北魏震动。
拓跋焘得知叛乱发生,连忙亲率大军围剿,盖吴部众战败,退守杏城,并向刘宋求援。宋文帝刘义隆认为有机可乘,于是遣人册封盖吴为雍州刺史,北地公,都督关中诸军事,并送去官印一百二十枚,让他自行封官。同时命令雍梁二州的军队陈兵边境,声援盖吴;再以左军将军徐琼为兖州刺史,由彭城移镇须昌,以大将军参军申恬为冀州刺史,移镇历城。次年,以武陵王、南豫州刺史刘骏为雍州刺史镇襄阳;接着,罢南豫州并入豫州,以南平王、南豫州刺史刘铄为豫州刺史,镇寿阳。刘义隆一番操作只为乘北魏内乱后伺机北伐做准备。
然而,刘宋军队形式上的声援,无法给盖吴实际的帮助,很快盖吴之乱被扑灭,刘义隆指望北魏内乱的愿望落空。值得一提的是当拓跋焘追击盖吴余党途径长安时,发现关中地区的佛寺内藏匿武器,怀疑僧侣与盖吴相勾结,于是在太平真君七年下诏灭佛。宣布佛教为邪教,在各地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沙门无少长悉坑之,禁止佛教的传播。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是中国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的第一起,虽然灭佛背景原因复杂,但盖吴事件却是太武帝灭佛的导火索。
得知刘宋声援盖吴,拓跋焘愤怒,为报复刘宋,于是在刘宋元嘉二十三年派遣高梁王拓跋那等人率大军攻入刘宋边境,侵扰刘宋的兖、青、冀三州,并掳走百姓四千余人,牛六千余头,屠杀民户无算。
刘宋朝廷震惊,于是埋藏在刘义隆心中十几年的北伐计划,再次提上日程。元嘉二十五年,宋文帝刘义隆以彭城之地为南北要冲,以武陵王刘骏为安北将军、徐州刺史,镇彭城;次年,以竟陵王刘诞为后将军、雍州刺史,镇襄阳;因襄阳为临魏境军事重镇,朝廷“欲广其资力,乃罢江州军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台税租杂物,悉给襄阳”,正式为北伐做好战略部署。
得知宋文帝刘义隆积极布置,似有北伐之意,魏帝拓跋焘既愤怒又鄙夷,于是遣使送上他洋洋洒洒数百字的亲笔信作为挑衅“此前盖吴叛乱,煽动关、陇,宋主你派人对其声援,男子赐弓箭、女子赐妆饰。可盖吴这些贼人只是为了骗取你的财物,怎会真的听你号令?男子汉大丈夫,何不亲自率军来取疆土,为何要用金银引诱我国边民呢?你为投奔你宋国的魏民免除七年赋税,这是鼓励我国奸邪也。我这次俘获的人口比你引诱的少吗?彼若想保存刘氏血脉,就应该割让江北的全部土地与我,如此我就不再跟你争夺江南,不然的话,你就赶紧让你的方镇、刺史、首宰做好准备吧,等秋天一到朕就来取你扬州,大势已至,你就束手就擒吧!往日你北联蠕蠕,西联赫连、沮渠、吐谷浑,东联冯弘、高句丽,如今这次国家皆被朕所灭,以此观之,宋国岂能独免?朕之所以不先灭你,是因为南人不如蠕蠕能跑。当我南下之时,你们只能挖堑自守,筑墙为障了。朕取扬州光明磊落,而你只会翳行窃步。宋国细作被朕抓了,但很快我就会放他们回去,他们在大魏看到的,你好好问好好学吧。去年你派裴方明取仇池,后来忌惮其勇功,又将他处死,如此良将死于非命,你拿什么与我抗衡!朕知道你经常想与我决战,朕又不傻,并非苻坚之流。朕会在白天派骑兵进攻你,晚上撤退一百里外安营,你们南人最会的伎俩不过是夜袭罢了,但是人一夜只能行五十里,等南军赶来,天以大亮,只能等着被我魏军屠灭吧!你父亲之时的老将,倒有不少智谋之士,如今都被你杀尽了,这就叫天助我也!灭你们都不需朕来用刀,我大魏有善念咒语的婆罗门,使鬼兵过去就能擒你!”。
面对拓跋焘洋洋洒洒一大篇挑衅之词,刘义隆无奈苦笑的摇了摇头,没有回信!
文帝的北伐意图,在宋国朝廷内部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太子刘劭,将领沈庆之、刘康祖、萧思话纷纷表示反对。御史中丞何承天更是上《安边论》给刘义隆,“汉室之初,兴隆盛世,卫青、霍去病数度用兵,虽然饮马于瀚海,树旗于祁连,但战事艰难繁杂,天下动荡不安。自晋室丧失中原以来,戎敌侵略骚扰,长达百年,却无暇去此忧患。大宋开国,日月圣灵普照武帝,声威四震,胡虏畏服,进贡称臣。但禽兽之心易起,陛下登位以来,胡人猜测恐惧,背弃信约。当下之计,应该在淮、泗屯田,在内充实青州、徐州,使人民有充足的储备,四野有堆积的粮食,然后将青州、兖州旧民,冀州新归附之人,向内地迁徙。修缮古代的城池,将新迁移来的人家安置在在城里。聚集战车和耕牛,统计人数考查兵器,以固守安边。”。
然而宋文帝志在北伐并没有采纳,这时彭城太守王玄谟却上疏文帝,大谈北伐益处,并认为北伐必定能成功。刘义隆看了王玄谟的上疏后,高兴的对左右言道:“观王玄谟的上疏,令朕有封狼居胥的意志了!”,随即开始宠幸王玄谟。已故车骑将军王弘的外甥,御史中丞袁淑也乘机逢迎道:“陛下兴王师,席卷魏、赵之地时,定要封禅泰山!臣逢千载难得的机会,到时定会为陛下献上《封禅书》。”。
文帝刘义隆听了更是欢喜异常,但表面却谦虚道:“封禅泰山乃圣德之君可以做的事情,朕如何使得!”。
就在刘义隆整军备武等待时机的时候,拓跋焘由于迟迟等不到回信,又见刘宋不断增兵边境,于是决定出兵给刘义隆一个下马威。
元嘉二十七年一月,魏帝拓跋珪率兵跨河来到洛阳,这一个反常的举动引起了宋廷的注意,君臣一直认为,这是魏军又要南侵的前奏,于是刘义隆下诏给沿边官员道“如魏军小至,则各城坚守,如果魏军大至,则军民撤回寿阳。”。然而就在边境将领未曾反应之时,二月二十日,北魏十万大军突然跨河而至,急攻刘宋豫州,来不及组织防御的颍川太守、南顿太守纷纷弃城而逃,魏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两郡。而在魏军继续南下时,却遭到镇守悬瓤城的刘宋左军副行参军陈宪的激烈抵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