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施新政 打击门阀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 施新政 打击门阀 (3 / 4)
        就在此时,刘裕等待的目标很快便自己跳了出来。一日,刘裕正在御书房内与亲信大臣商讨“土断”实施后朝廷取仕的问题,突然内侍略显惊慌的入内汇报,并递上奏章。刘裕看完奏章后,大怒骂道:“狂徒,好大胆子!”,然后把奏章扔到地上。

        此时升任中书令的傅亮连忙捡起奏章,再次递给刘裕,刘裕示意众臣观看。原来居住会稽郡余姚县的庾氏族人庾堂隐匿千余侨民户口,而且在“土断”诏令下达后,再收留数百人。钦差前往执法时,庾堂不但不配合,反而发动私兵抗拒,当场击杀钦差官吏数人。

        庾堂乃是豪族庾氏的嫡系,庾氏源自豫州颍川,在北方之时就是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后来衣冠南渡,成为南朝举足轻重的世家门阀。与王、谢、桓三姓一起被世人称为江南四大家族。当年王导去世后,国舅庾亮担任宰相,并让其弟庾冰担任最为关键的外镇——荆州刺史一职,从此庾氏一族接替琅琊王氏开始权倾朝野!一度影响晋室皇位的册立。桓温能够崛起,也是由于庾冰的举荐。不过庾氏一族掌权之人大多英年早逝,所以庾氏门阀在朝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即便如此庾氏仍然是南朝举足轻重的豪门大族。如此门阀自然不太把朝廷诏令放在眼里,哪怕已经改朝换代,庾堂依然胆敢公然反抗朝廷。

        众臣看完奏章后,心头也都是一惊,一个个脸色阴晴不定的偷偷看着刘裕的反应,按照以往惯例,如此豪门是不能轻易治罪的,不然影响太大,最多罚钱了事,或者让其交出“行凶”之人替罪交差。但是大臣们不知道,刘裕一直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果然,刘裕面无表情的说道:“丁旿何在?”,片刻后,丁旿从御书房外走入,并跪在地上等候圣旨。

        刘裕正声道:“御林军总管丁旿接令,朕命你率两千羽林郎火速前往余姚,擒拿庾堂,如遇反抗,就地正法!”,丁旿用威武的声音“诺!”了一声,然后退出堂外。众臣一惊,但也无人敢出言劝谏。

        刘裕之所以让丁旿直接带队前往余姚擒拿庾堂,也是考虑到庾氏在会稽的影响力,如果让驻地的官军执行,很可能困难重重,或者庾堂会一早得到风声畏罪潜逃。

        果然当丁旿到达余姚庾堂庄园处时,遭到了庾堂私兵激烈的反抗,双方开战,庾堂更是亲自披甲指挥。不过这群乌合之众,怎么会是丁旿所率精锐羽林郎的对手,很快便一败涂地,大部分私兵被杀,余者皆被擒获。庾堂被军士按倒在地时,仍然大声叫喊:“我家乃颍川庾氏,尔等兵卒怎敢抓我?”,丁旿闻言十分厌恶,又记着皇上交代的“如遇抵抗,就地正法”,于是走到近前,二话不说一铁杵将其脑袋击碎。

        庾堂伏法朝野皆惊,一时之间世家大族们个个胆战心惊,不再敢公然反抗,而侨民们见豪族大阀嫡系子孙都被处死了,更是不敢不配合了。“土断”推行的阻力大大减小。但是世族和侨民的怨恨之气倒是越来越重了。

        这日,御书房内内阁群臣汇报土断进展之时,谢晦突然跪下,诚惶诚恐的说道:“陛下推行土断,虽是福及万世之法,臣惶恐死罪,不得不谏言,陛下如此刚硬的推行此法,虽然可以成一时之效,但是世族离心,侨民怨恨,恐非朝廷之福啊!”。

        谢晦说完,在场大臣也大多一副深有所感的表情,而刘裕却一脸沉默,略有些怒意,司农张伟见此反驳道:“土断之法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如不雷厉风行如何能够贯穿到底,谢尚书如此疑虑,难道是受到家族的压力吗?”。谢晦闻言一怔,不答张伟之言,只对刘裕叩首道:“臣对陛下忠心,日月可鉴,我陈留谢氏一族早年已然凋零,幸奈陛下垂青,才稍有复兴,族中子弟皆感念陛下,臣之所言,皆是为社稷考虑!”。

        刘裕原本推行“土断”也是为了解决侨旧间的矛盾,增加国家税役,同时铲除世族门阀地方上的赖以生存的土壤,并不是打算完全消灭世族,毕竟世族中也有许多良才,是朝廷耐以生存的重要力量。就连此间众臣之中也大多都是世族出身。

        于是刘裕缓缓点头道:“谢爱卿不必自辨,卿的忠心朕当然明了,朕也在想土断之法如果一味铁腕推行,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成效,众卿有何意见,但说无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