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七章;秦朝崛起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梦长安上;长安奠基史 第七章;秦朝崛起 (2 / 3)
        面对张仪的连横策略,魏国将军(公孙衍)寝食难安,他清楚,这样发展下去,魏国会不断的被削弱,直至毫无反抗之力,成为秦国统治下的郡县。

        为了挽回时局,公孙衍试图拉拢别国建立合纵,联合抗击秦国。几经挫折之后,终于在公元前318年,魏、楚、燕、赵、韩五国在公孙衍的发动下组织了第一次合纵攻秦。

        本次合纵以楚怀王为纵长,但实际出兵的却只有韩、赵、魏三国,最终导致合纵被秦击溃。韩魏两国也逐渐向秦国靠拢,秦国由此一步步壮大。

        战国时期纷乱的局势似乎渐渐明朗,走向统一的道路到底还有多长!究竟是历史选择了秦国,还是秦国创造了历史。

        公元前316年,秦吞并巴蜀,使得国土扩张了一倍左右。而此时东方六国中当属齐楚的实力最为强大,秦国对其还比较忌惮,但齐与秦不接壤,所以齐对抗击秦国合纵并没有兴趣,相比较而言,他更热衷于攻伐自己周边的国家。

        在公元前316年,齐宣王乘燕国发生内乱之际,派兵用五十多日就攻取燕国全境。但由于齐军大量杀戮平民,迫使燕人反抗,齐军被迫撤回。经过这次失利,齐国将视线转向的秦国。他与楚结盟,与秦、魏、韩三国,形成了两个相互对抗的集团。

        公元前313年,张仪为了破坏楚齐的联盟,出使楚国,假称会献上(商於)六百里土地,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商洛市,以此来骗得楚与齐绝交,当楚怀王察觉受骗,大举发兵攻秦,楚却因为实力不济,而一败涂地,被迫割地求和。

        此后的时局发生了变化,张仪说服韩、赵、魏与秦连横,共同对抗楚国,致使楚国四面受敌。

        公元前299年,秦假意与楚(亲善),约楚怀王到秦、楚交界地(武关),也就是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会盟。结果楚怀王刚到武关就被扣留,最后死在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更加昏庸无能,从此,楚国一蹶不振。

        秦利用各国之间利益的不同,和各个国君的贪欲,使他们彼此相互征伐,自己则不断积累实力。然而,就在秦故伎重施之时,一个人的出现,竟险些让秦国先前付出的努力前功尽弃———

        当楚国衰弱后,齐秦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

        公元前288年,秦为了抗击日益兴起的赵国,约齐湣(min)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并联合五国攻赵。就在此时,游说家(苏秦)识破了秦的阴谋,劝告齐湣王放弃帝号,发动合纵。

        公元前287年,汇合燕、韩、魏、赵等五国军队攻打秦国。面对来势汹汹的五国联军,秦被迫向魏赵割地求和。然而,齐湣王在攻秦取胜后,更加野心勃勃,肆无忌惮。

        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宋国,接着又占据楚国(淮北),乘势攻打韩赵魏等国,因此,引起了各诸侯国的恐慌,决意合纵遏制齐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