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之食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华文明之食物
        民以食为天,中华文明的历史食物更是丰富多彩。

        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美食。从古至今,食物都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经历了波澜壮阔历程。原始社会食物短缺,以打猎为生,常用命博;农耕社会驯养栽培,以种养为生,看天吃饭;封建社会以穷养富,以霸地营商为生;现代社会生产多样,以智慧为生。这部生存史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遗产。

        中华文明讲究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食物也是药物,既可治病,也可以治饿。美食从量到质,从淡到腻,又从腻到回归自然,正说明了社会不断进步发展,食物已能充足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供具有不同层次质量。

        早在商周时,我国的美食文化已有雏形,以太公望为代表,再到春秋战国的齐桓公时期,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了地域上的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南宋时,南甜北咸的格局形成。清代初期时,还以鲁菜、川菜、粤菜、苏菜为四大菜系,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到清末,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先来说说鲁菜。鲁菜是山东齐鲁风味的菜系,起源于山东淄博市,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的菜系。2500年前山东儒家思想就鲁菜也有影响,以精细、中和、健康的审美取向在世间流传,明清时期,鲁菜厨师和菜品进入宫廷,鲁菜便在更多人面前展示。

        鲁菜以咸鲜为主,精准控制火候,善于熬汤、烹海味,还注重礼仪。鲁菜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突出本味。葱姜蒜用料多,以此来增香提味,炒、熘、爆、扒、烧等方法都要用葱;鲁菜的烹调方法有爆、扒、拔丝,尤其是爆、扒素,爆的技法充分体现了鲁菜在用火上的功夫;鲁菜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清浊分明,取其清鲜;鲁菜精于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不论参、翅、燕、贝,还是鳞、蚧、虾、蟹,都可成为精鲜味美之佳肴。

        鲁菜充分体现了山东的民风:朴实,待客豪爽,大盘大碗,注重质量,讲究排场和饮食礼仪。

        再来看看天府之国的川菜。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都有,最喜欢用麻辣调味,加之以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天下。

        川菜之味,虽说博采众长,但终以麻辣见长。川菜运用辣味的方法,就能和别的地方区别了。川菜善于把辣椒与其它辣味料合用或分别使用,创造出了干香辣、酥香辣、油香辣、芳香辣、甜香辣、酱香辣等十种不同辣味。常用的23种味型,和麻辣沾边的达13种,如口感咸鲜微辣的家常味型,咸甜辣香辛兼有的鱼香味型,甜咸酸辣香鲜各味十分和谐的怪味型,以及表现不同层次麻辣的红油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糊辣味型、陈皮味型、椒麻味型、椒盐味型、芥末味型、蒜泥味型、姜汁味型,辣味调料在其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辣出了韵味。

        川菜的菜品也非常丰富,光菜肴点心就拥有4000多个品种。这些菜点是由筵席菜、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五个大类组成的。当今流行的川菜品种既有对历代川菜品种的传承,也有创新的新品。

        丰富的川菜品种,是由丰富的烹饪方法制作出来的。常用的烹饪法,大类有30种,既有通用型,也有独创型。如**创的小炒、干煸、干烧、家常烧就别具一格。如小炒特点是不过油、不换锅,临时兑汁,急短炒制,一锅成菜,菜肴起锅装盘,顿时香味四溢。

        粤菜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流派组成,三种流派风味各不相同。广州菜具有清、鲜、爽、嫩、滑的特点,“五滋”、“六味”都佳;潮州重在菜刀工精细,口味清纯;东江菜多用肉类,主料突出,讲究香浓,以砂锅菜见长,乡土气息浓郁,颇有中原遗风。

        粤菜的烹调方法有21种之多,以蒸、炒、煎、焗、焖、炸、煲、炖、扣等见长,讲究火候,重镬气和现炒现吃,做出的菜肴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鲜、嫩、爽为主,而且随季节时令的不同而变化,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并有五滋——香、酥、脆、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选料丰富,品种花样繁多,山珍海味、鱼虾鳌蟹都能上席。

        前四大菜系之一苏菜主要以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组成。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汤,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扬州菜清淡适口,刀工精细;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苏菜系的主食、点心在五代时即有“健康七妙”之称。

        后四大菜系中,闽菜以香、味见长,清鲜、和醇、荤香、不腻,长于红糟调味,长于制汤,长于使用糖醋;徽菜以烧、炖、蒸主,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湘菜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浓重,香辣、香鲜、软嫩。浙菜菜式小巧玲珑,清俊逸秀,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

        八大菜系各有特色,又各自取长补短,保持本身特色,与各地风土人情相适应,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就地取材。随着现代对健康的认识,食物逐渐回归自然,传统美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每个地方也有自己独特的食物做法,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可一些曝光率比较高的美食还是受到人民的追捧,在大厨们的推陈出新中,屹立不倒,带给人民别样感受。

        第一个就是馒头。关于馒头的来历得从诸葛亮出师说起,相传三国时候,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来到泸水一带,发现这里人烟极少,而且泸水有毒。当地有迷信说法是用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河神就会开恩,诸葛亮当然不信,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头颅去祭祀河神。从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第二个是水晶饼,它是陕西渭南的人气王,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

        第三个是豆汁,它是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豆汁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第四个是汤锅,它是历史悠久的一道地方传统特色名菜,一般有牛肉、毛驴、黑山羊和狗等类汤锅。煮汤锅选用不肥不瘦较为适中的牛、驴、羊和狗等,除牛剥皮外,其他均带皮连骨剁成小方块状,少则用土锅,多则用大铁锅与肚杂混煮,烈火煮到刚熟后,舀出蘸用葱花、辣椒、花椒、薄荷、芹菜等做成作料吃,香辣可口。

        当然这样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北京烤鸭,馄饨,汤圆,八宝粥,拉面,刀削面……一个美食就是一种文化,一个美食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美食就是一本生活大书,里面有许许多多知识,包罗万象。这些还不包括那林林总总的小菜系,小特色菜,甚至家常菜。

        如果说食物能说话,那它可以把从起源到发展,再到成熟、创新,说上三天三夜,还不带重样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菜肴的每一步发展都饱含了创造者的心血,还有食客的赞赏。做食物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这门艺术只要人类还要吃饭,就会与人类长期共存,而且不断发展变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