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之民间技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华文明之民间技艺
        中华文明不光历史悠久,而且地大物博,不光官方有许多文化流传于世,而且许多地方的民间技艺也一并流传了下来。

        一把剪刀,一张纸,却能创造出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形象来,这神奇的技艺曾让外国人震惊,而这剪纸艺术却只不过是中国传统民间技艺中的一个。全国各地,无论年龄大小都能剪几剪刀,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材料简单,还蕴含着设计者的思想,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也可以变多多端。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作品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一幅画代表一种寄托,年画就是过年时常用的年货,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承载着**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这种画开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到了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在农村,老百姓特别认可,大都会在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传统民间年画一般用木板水印制作,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还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叫画宫尖,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年画表达了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彩绣也是民间技艺之一。它指以各种彩色绣线统制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绣面平服,针法丰富,线迹精细,色彩鲜明,主要用在服装饰品中。彩绣的色彩变化十分丰富,以线代笔,通过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的效果。尤其以套针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最有特色,色彩深浅融汇,具有国画的渲染效果。

        皮影戏也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时代,这是很吸引人的东西。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故事,还会配以打击乐器,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农村,这种纯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的原料多是牛羊皮,豫南喜欢用牛皮,豫西常用驴皮。制作时,首先,将皮子泡制、刮薄、磨平,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画在上面,用斜刀、圆刀、平刀、三角刀等刻凿后,雕刻时,雕工细致,刀法多变。最后上色,很有讲究,女性头发饰品和衣服饰品多以花、草、云、凤等为主;男性以龙、虎、水、云为主。同时可以区分忠奸,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还有生、旦、净、末、丑的分类,一点儿也不输真人版表演。

        皮影戏在我国历史悠久,还曾流传国外,很受欢迎。元代时,皮影剧院戏就传到了很多国家,清代乾隆年间,皮影戏已经传到了法国巴黎、马赛和英国伦敦,迷恋了许多国外戏迷,他们亲切地称为中国影灯。

        另一种民间戏剧模式是布袋戏。布袋戏又叫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在福建泉州与漳州流行起来,后传到广东潮汕地区与台湾等地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的躯干与四肢都用布料做服装;演出时,用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表演,因此有了布袋戏之称。

        布袋戏演出演出上可分为前场与后场,前场即戏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操偶师傅操作人偶在戏台上的表演,后场则包括了操偶师、乐团和口白师傅。

        口技也是传统技艺中技巧特殊的民间艺术,古代叫作“相声”,它全靠一张嘴,很是厉害,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赞不绝口。它可以算作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只用于仿声。表演者用嘴巴加简单道具摹拟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错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朝是百戏之一,表演者隐藏在屏风后边,用腹语术结合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加强真实感。

        口技的运用,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据史料记载,齐国孟尝君的才能享誉六国,遭秦昭襄王嫉妒,准备杀害他。他叫门客学狗叫,盗得狐面裘,贿赂国王枕边人,买通到通行证;又叫门客学鸡叫,骗得守城门的官吏打开城门,得以逃脱。

        到了清代,口技从单纯模拟某一声音,发展到能同时用各种声音,串成一个个故事,被列为百戏之一,即口戏。它表演什么像什么,如表演的军旅狩猎惟妙惟肖。

        捏面人这门手艺在民间非常流行,它所需设备简单,却技术含量高。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根据要求随手取材,在手中经过捏、搓、揉、掀等工序,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形成身、手、头面,再披上发饰和衣裙,完工之时,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浪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精确到位。

        绣花鞋是男耕女织生活的一部分,古代妇女闲暇时的技艺,也可以是作坊的生意。绣花鞋是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产物,是华夏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这种根植于民族文化中的生活实用品被世人誉称“中国鞋”。

        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传统,注重鞋面的样式,鞋帮的柔和,配以鞋口、鞋底的耐用,成品时,彩色丝线从鞋头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垫上都会绣上华丽的花。绣花鞋的主题来源于生活,基本图案以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爪蒂花果、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为主。吉祥图案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生活。

        糖人是小孩最喜欢的东西。吹糖人是旧北京的一个行当。北京话叫吹糖人儿。小贩们肩挑担子,走街串巷,到了小孩多的地方或者有主动的买家就停下来,用担子一头的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的设备准备好久。

        有一说法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根据传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打算用来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人担换破烂。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甚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的,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估计已经没有什么人把吹糖人作为一门吃饭的手艺活儿了。希望吹糖人儿和剪纸、年画、泥玩等东西作为传统文化艺术,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够有人继承和发扬他们,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手艺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核桃本是食物,却也有人在这小小的坚硬的坚果雕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

        空竹这项玩乐工具,相传是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曹植的《空竹赋》中,如果这算是有关空竹最早的记录,那么它的历史至少也有1700年了。明末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里边有这样的描写:“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汤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者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这算是对空竹的制作玩法详细的描述。到了清代,抖空竹已发展成为受人欢迎的杂技节,在原有花样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结合,更提高了表演性。

        如此多的民间技艺,是我们的古人们在繁忙之余的发明,其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我们今天把他们展示出来,就是让我们从民俗文化优秀成分中吸取营养,了解人类发展的真谛,展示广大民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中华大地上、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要怀着深刻的眷恋、热爱的心来学习它、运用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