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顺宗谋诛宦官 机事不成被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顺宗谋诛宦官 机事不成被噬
        癸巳,德宗崩。仓猝召翰林学士郑愔、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众莫敢对。次公遂言曰:“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嫡,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不然,必大乱。”愔等从而和之,议始定。太子知人情忧疑,紫衣麻鞋,力疾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人心粗安。

        甲午,宣遗诏于宣政殿,太子衰服间百官,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天子也!“喜极而泣。

        时顺宗失音,不能决事,常居宫中施帘帷,独宦者李忠言、昭容牛氏侍左右。百官奏事,自帷幄中可其奏。自德宗大渐,王丕先入,称诏召王叔文,坐翰林中使决事。丕以叔文意入言于忠言,称诏行下,外初无知者,以杜佑摄冢宰。二月,癸卯,上始朝百官于紫宸门。

        壬戌,以殿中丞王丕为左散骑常侍,依前翰林待诏,苏州司功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丕寝陋、吴语,上所亵狎。而叔文颇任事自许,微知文义,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不得如丕出入无阻。叔文至翰林,而丕入至柿林院,见李忠言、牛昭容计事。大抵叔文依丕,丕依忠言,忠言依牛昭容,转相交结。每事先下翰林,使叔文可否,然后宣于中书,韦执谊承而行之。外党则韩泰、柳宗元等主采听外事。谋议唱和,日夜没没如狂,互相推奖,曰伊、曰周、曰管、曰葛,谓天下无人。荣辱进退,生于造次,惟其所欲,不拘程式。士大夫畏之,道路以目。素与往还者,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数人。其党或言曰:”某可为某官。”不过一二日,辄已得之。于是叔文及其党十余家之门,昼夜车马如市。客候见叔文、丕者,至宿其坊中饼肆、酒墟下,一人得千钱,乃容之。

        以王叔文为度支、盐铁转运副使。先是叔文与其党谋,得国赋在手,则可结诸用事人,取军士心,以固其权,又惧?使重权,人心不服,籍杜佑雅有会计之名,位重而务自全,易可制,故先令佑主其名,而自除为副以专之。叔文虽判两使,不以薄书为意,日夜与其党屏人窃语,人莫测其所为。

        上疾久不愈,时扶御殿,群臣瞻望而已,莫有亲奏对者,中外危惧。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党欲专大权,恶闻之。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皆先朝任使旧人,疾叔文、忠言等朋党专恣,乃启上召翰林学士郑愔、卫次公、李程、王涯入金銮殿,草立太子制。时牛昭容辈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愔不复请,书纸为“立嫡以长”字呈上。上颌之。癸巳,立淳为太子,更名纯。

        乙巳,上御宣政殿,册太子。百官睹太子仪表,退皆相贺,至有感泣者,中外大喜。而王叔文独有忧色,口不敢言,但吟杜甫题诸葛亮祠堂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闻者哂之。

        五月,辛未,以右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节度使。甲戌,以度支郎中韩泰为其行军司马。王叔文自知为内外所憎疾,欲夺取宦官兵权以自固,籍希朝老将,使主其名,而实以泰专其事,人情不测其所为,益疑惧。

        辛卯,以王叔文为户部侍郎,依前充度支、盐铁转运副使。俱文珍等恶其专权,削去翰林之职。叔文见制书,大惊,谓人曰:“叔文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则无因而至矣。”王丕即为疏请,不从。再疏,乃许三五日一入翰林,去学士名。叔文始惧。

        王叔文既以范希朝、韩泰、王京任神策军,诸宦者尚未悟。会边上诸将各以状辞中尉,且言方属希朝。宦者始悟兵柄为叔文等所夺,乃大怒曰:“从其谋,吾属必死其手。”密令其史归告诸将曰:“勿以兵属人。”希朝至奉天,诸将无至者。韩泰驰归白之,叔文计无所出,唯曰:“奈何!奈何!”无几,其母病甚。丙辰,叔文盛具酒馔,与诸学士及李忠言、俱文珍、刘光琦等饮于翰林。叔文言曰:“叔文母病,以身任国事之故,不得亲医药,今将求假归侍。叔文比竭心力,不避危难,皆为朝廷之恩。一旦去归,百谤交至,谁肯见察以一言相助乎?”文珍随其语辄折之,叔文不能对,但引满相劝,酒行数行而罢。丁巳,叔文以母丧去位。

        自叔文归第,王丕失据,日诣宦官及杜佑请起叔文为相,且总北军。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其党皆忧悸不自保。是日,丕坐翰林中,疏三上,不报,知事不济,行且卧,至夜,忽叫曰:“丕中风矣!”明日,遂与归不出。乙丑,以仓部郎中、判度支案陈谏为河中少尹,丕、叔文之党至是始去。

        乙未,制以“积疾未复,其军国政事,权令皇太子纯句当。”时内外共疾王叔文党羽专恣,上亦恶之。俱文珍屡启上请令太子监国,上固厌倦万机,遂许之。又以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左金吾大将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俱文珍等以其旧臣,故引用之。又以郑徇虞为吏部尚书,高尹为刑部尚书,并罢政事。太子见百官于东朝堂,百官拜贺,太子涕泣,不答拜。

        八月,庚子,制“令太子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制敕称浩。”

        辛丑,太上皇徙居兴庆宫,浩改元永贞,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

        乙巳,宪宗即位于宣政殿。

        甲申,上皇崩于兴庆宫,年四十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