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万壑群山
三位老人传授的功法连名字都没有,三人之间经常互相言语戏弄,这些功法便被他们戏称为“牛鼻子功”、“胖秃驴法”和“酸秀才诀”,不禁更让李景夜笃定了这三种功法的低端。而且按理说无论修何种道,只能修习一门,例如道家只能修习一门道家功法,就算此人改换门庭,去修儒家功法,也必须忘却自己原有的道门功法,从头来过修习儒家功法。否则同时修习两种功法大概率会导致经脉逆行,会有性命之危,而且此生无望达到终境。
这个道理就像人在登山,如果发现一路不通,只能换条路去走,要么就仍旧选择固执前行,最终发现无路,悔之晚矣,但却不可能选择不同的道路同时登山。李景夜从记事起,三位老人便为他接受哪家的传承吵得不可开交,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和这个草率的观寺宫一样,三位老人继续发扬着他们极为不靠谱的作风,决定让李景夜通修三教不同功法。当李景夜后来对修行有一定了解后,曾经哀嚎着拿着扫帚追杀三位老人一天一夜,叫声凄厉真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三位老人最后勇于承认了错误,并且和李景夜赌咒发誓,他们三个已经推敲许久,肯定不会让李景夜有经脉逆行、爆体而亡的风险。要不是三老对自己有多年养育之恩,且视如己出,李景夜真的以为这三个老不修是不是和自己有深仇大恨,想要了自己这条小命。
这么多年怀着忐忑的心情,李景夜每日小心翼翼的练习这不靠谱的三教功法,幸运的是至今还没有出现问题。李景夜每每询问三位老人自己如今是什么境界了,老人们也都煞有其事的观察一阵,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因为三教功法兼修,导致进境缓慢,如今应该都还在第一境瓶颈,并且夸赞李景夜天资卓绝,假以时日便可入第二境。李景夜每次听闻后也都会拿起扫帚,进行观寺宫常有的追逐游戏。
三个老家伙的境界也高不到哪里去,李景夜询问三人,都发现他们很是心虚,支支吾吾地说自己三境以上,十境以下,这个已经不算是模棱两可的答案,分明是境界低微不肯说,问了也是白问。李景夜懂事后也防止触及老人们的自尊心,就也再没有纠缠不休。空有三教功法,老人们却没有教李景夜一招半式,大抵是因为招式威能太小,怕李景夜学成后嘲笑自己。
至今为止,学了功法的唯一好处就是配合着李景夜多年里对山林的熟悉,也做到了健步如飞、强健体魄。挑水、劈柴、打猎这些事情做完后都不会感到任何的疲劳。李景夜也就不再纠结于招式,能够在身体方面超出常人一大截也挺好。
随着每天三教功法的修行结束,李景夜吐纳完浊气,从修炼中回复过来。每天除了这些不靠谱功法的修习以外,老儒生都会单独为李景夜授课,解析儒家经典。当然,其余二老也都会教授李景夜研习基础的佛经、道经等。所以一境大修士李景夜虽然未曾出山,但是这些三教中的学问还是掌握不少的。老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观寺宫的藏书颇多,并不是三位老人隐居前从山外带来的,都是之后自己凭借心中所学自行编撰的,李景夜不免也一直认为自己在学问这条路上也走瘸了,谁知道这些老家伙自己编撰的典籍靠不靠谱。小小年纪便对修行、学问这两条立身之法不抱有任何期望,所以当下才把所有的心思放在赚钱上。
“该怎么赚钱呢?”少年摩挲着渐渐棱角分明的下颌,喃喃自语道。斩妖除魔是想都不用想了,自己的境界低微,家中三位老人已被附近山头的住户千夫所指,哪怕这些道家佛家的简单法事都不会交给自己这观寺宫去做。老儒生在书画上算是颇有些功力,但是奈何这万壑山中无人赏识,每到年关时分也有住户来找观寺宫写些楹联的,但是老儒生态度极其恶劣,让原本还愿意布施个几文钱的人家都不愿再来了。而自己师承老儒生,常被说道书画功力平平,胸中也无甚点墨,上下联对仗每每都要思考许久,用老儒生的言语就是过年连个吉祥话都不会说。
而且这种营生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这些文人骚客的妙笔丹青在这大山之中根本就是对牛弹琴。思前想后,自己也就体力活这块拿得出手了。这时脑中突然想到自己的好兄弟虎子告诉过自己,山里的兽皮其实在山下的城镇是很吃香的。
万壑山绵延万里,其中大大小小山头无数。例如观寺宫所在的黄泥坡就是万里群山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头。由于万壑山是三不管地带,大势力都没有伸手至此,山中鱼龙混杂,有盘踞一处的响马贼寇,也有如三老一般的隐士之人,有被流放的刑囚罪徒,也有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淳朴山民。更有传闻,万壑山中有大妖盘踞,吞食来往之人。
或许正是由于万壑山中情况复杂,而又地广人稀,并且多有一些绝境之地,哪怕境界极高的修者也会误入即死,所以三教和妖族之中罕有默契的无人染指,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这片覆盖万里的三不管地带。
万壑山中多有猛兽妖兽,如今的妖族便是妖兽化形而来。妖族与人族的功法大相径庭,但是也有着完整的修炼体系,功法也分十境,分别为:初蒙境、开智境、浑体境、化形境、补阴境、炼阳境、凝血境、神通境、真灵境、妖皇境。妖兽修炼到第四境化形境便能化为人形,而前三境只能以本来体态面目示人,所以化形为妖在妖族也是实力强大的证明。猛兽若得灵智开化便可成为妖兽,妖兽化形为人后实力大增,可以和人族一样修习功法,而每一种妖兽几乎都具有先天所得的本命神通。一般来说,同等境界的妖族修者在战斗方面要比人族修士更强,有的妖兽光是利用本体辅以施展本命神通便让人族修士束手无策。
念头来了便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虽然李景夜也是跑惯了山林之人但也仅限于周围的几个山头。除了自家观寺宫所在的黄泥坡,附近大大小小几个山头的一草一木都已经非常熟悉了。这片区域在万壑山中可算是罕见的平安之地,附近山头都是世代居于此处的山民,平时靠耕作狩猎为生,有很多人都在这山中过了一辈子,自给自足。
隔壁山头的虎子便是淳朴山民中的一员,祖辈父辈都没出过大山,李景夜的众多生存技巧也都是虎子教的,钓鱼捕猎都是一把好手。也有些耐得住辛苦且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卖货郎隔三差五就会来万壑山中收取一些山货,再下山转手卖给山外之人,当然也会带来来自山外的种种物资,一来二去收获颇丰。当然这也是桩把头系在裤腰带上的买卖,万壑山中险要连有些大修士都会陨落,更别提这些最多只会点江湖把式的卖货郎。
大多数山外的卖货郎收完山货后就再也没有再来过,兴许是死了,也有做完一票及时收手,攒钱够讨一房媳妇就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山里也有不少人得知自己这些平常无奇的山货在山外能卖出大价钱,也就开始了卖货郎的营生,赚了钱被山外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再也没有回过山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些只是一些不满足于现状,不甘心就在山里过上一辈子的年轻人,大多数山民都是非常守旧的,他们离不开祖祖辈辈生老病死的故乡,也没有多少的好奇心,平平安安的在山里过上一辈子就是天大的事了。
虽然在山里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很多物资还是要靠山外供给的,例如衣物和铁器农具等,多数要与来自山外的卖货郎交易。所以银钱在山里虽然不像山外一样属于硬通货,但是没有可是万万不行。例如早年请老道人除魔的那户人家,除了好吃好喝的供着招摇撞骗的老道人,银钱也是给了一些的,那户人家的儿子来到观寺宫门前连日谩骂也是因为老道人不但骗走些吃食,更骗走了银钱。
思前想后,李景夜还是觉得这卖货郎的营生属于来钱最快,大不了自己多赚点钱之后就不干了,山中的生活也没有太多需要用钱的地方。等自己赚够了钱,雇人把破破烂烂的观寺宫修葺一下,赡养三位老人的余生,也就安安心心的在山中生活吧。如此想来念头通达,便很快进入了梦乡,准备明日去找虎子共商赚钱大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