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三教天下
李景夜走后,老道人和老和尚对着老儒生比出了大拇指,挤眉弄眼,一脸猥琐之相,哪还有刚才感人肺腑的场面。老和尚啧啧夸赞道:“酸秀才还是你行啊,我就佩服你们这些学儒的,一番话说的至情至性,和尚我都不禁要潸然泪下。怪不得道家佛门都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是用嘴杀人。”
老儒生好整以暇地抖了抖袍袖鄙夷道:“哼,当我像你们两个不学无术,一个懒一个笨。臭小子这下可是心甘情愿的去赚钱了,不是我你们今后有这种好日子过吗?”老道人出奇地没有去斗嘴,面色严肃地思考了一下道:“你们两个老东西到底是怎么想的,就让小夜一辈子陪着我们三个老家伙吗?学点驱鬼祛灾的江湖骗术,一辈子就在这万壑山里躲着不出去?”
老和尚和老儒生闻言后也面色严肃起来,老儒生无奈地长叹一口气说道:“此事从小夜还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讨论过,这么多年了也没商量出个结果,外面的世道如何你们两个又不是不清楚。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也想让孩子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闯荡,度过自己有意义的一生。但是小夜的身世太敏感了,我宁愿小夜在这深山终老,也不愿他去面对无数的危机。”
老和尚在旁说道:“小夜虽然从来没有问过我们,但是我们都清楚,小夜很想知道自己的生父生母是谁。也许总有一天。。。”
“够了!”没等老和尚说完,老儒生便打断了他的话:“此事不用再议,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三个老家伙该做的就是为他遮风挡雨,能够看着他平平安安地过一生。”
三位老人同时发出了重重的叹息,在心底都祈愿着这个视为己出的孩子总有一日能够遨游九天,代替他们三个学艺不精、本事稀松的老人跟这个世道讲一讲道理。
并不知情的李景夜双手枕着后脑躺在狭小的床上,脑海中翻来覆去地思考着赚钱的大计。三位老人没什么真本事,观寺宫的振兴计划理所当然地落在了自己的肩上。自从老道人骗了那户人家以来,观寺宫的名声已经降到了谷底。附近众多小山头的住户都知道在黄泥坡上有个不知是寺庙还是道观或是学宫的古怪地方,有一个看似仙风道骨,实际上却坑蒙拐骗的老道人;还有个满口之乎者也,说着一些听不懂言语的老儒生;一个天天吃肉喝酒,油光满面的老和尚。
李景夜近年来与附近山头的住户相处的还算不错,这些居民虽然对观寺宫那三个看起来都像骗子的老人们不假辞色,但是对于这个相貌英俊的热心肠少年还是很有好感的。李景夜与那三个没正行的老人不同,做的都是些帮忙挑水砍柴,跑腿送信的实在事。久而久之,附近的住户几乎都受过他的好处,甚至有些妇人还经常嬉笑着要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每每都弄得有些玩世不恭的李景夜一个大红脸,随后逃之夭夭。
附近有不少人冲着李景夜的面子上也会去观寺宫布施些香火钱,但是每当腆着笑脸的三位老人过来嘘寒问暖,香客们都纷纷迅速拔腿离开,说这三位老人是观寺宫香火钱的最大阻碍也不为过。李景夜之前没少和三位老人抱怨,每次都被他们插科打诨,歪理邪说一大堆的糊弄过去。
如今听了老儒生的那番话后,李景夜也意识到三位老人已经老了,自己也应该多赚点钱为他们颐养天年了。无论是老儒生的青衫,还是老道人的道袍,又或是老和尚的袈裟都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虽说这三位惫懒老人根本不在乎,但是自己还是想让他们过上好生活的。
可每当开始想自己应该通过什么营生赚钱的时候都要想破了脑袋。一起生活了十四年,三位老人唯一培养自己的就是奸猾无赖的本事,每每想来都觉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当然据三位老人自己所说他们也是来自百子儒疆、玄牝道域和净莲佛国这三分大天下的,可惜三人学艺不精,本领稀松平常,被同门所排挤。后来三个失意人在游历当中彼此相识,共同决定离开大天下,来到这三不管地带的万壑山隐居山林,了此残生。结果在山里捡到了还是婴儿的李景夜,把他抚养长大到如今,这也是三位老人告知李景夜的身世来历。
三位老人也把自己的独门功法传给了李景夜,并且督促他勤加修炼,尤其是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能把功法透露给别人。李景夜当时白眼直翻,几个老家伙把破烂功法居然还当成宝贝。李景夜虽也日夜练习,但是也没把老人们的功法当作一回事,看看这些老人的状态也知道这些功法必然不会是什么高端功法,最多只能强身健体而已。
老人们也为水景夜讲解过功法境界与山外的势力分布。据老人们说,这片天下被几个大势力瓜分殆尽。儒家占据了东面的广袤大陆,被称为百子儒疆,其中道统传承不计其数,远多于百家。儒家功法注重修心,听老人们说大儒对敌时如同口含天宪,将心中学问具象外放对敌,胸中韬略便是杀敌兵器,花鸟鱼虫、晓风残月、金戈铁马,功法层出不穷。儒家功法分为十层境界:守中境、守一境、守仁境、养气境、养心境、养神境、修止境、修定境、修观境、圣贤境。老人们见识浅薄,不曾见过儒家功法修炼到极致的大能,只听闻入圣贤境者可言出法随,动用天地之威,甚至可以改变天道流转,自立法言,凌驾于天道之上。
南面被道教所占据,名为玄牝道域。正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家中人一辈子修炼内外丹,内丹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注重周天火候炼药,而在体内凝练结丹。内丹结成后引以虚空中清灵之气化为外丹,外丹可透体外放,其中根据修道者的功法不同便有诸多化象,例如老道人经常吹嘘见自己都要躲远远的道教祖庭之一的灵虚宫修士,修的便是丹道派的功法,功力高深者外丹如同丹炉,可炼物、可困敌,大能者更可以焚天煮海。其余如同道家剑修一脉,外丹形成剑丸,吞吐之间万剑齐发,山河色变;符箓派修士的外丹化为符箓,阵法派修士的外丹化为阵法核心等等,千奇百怪。道教功法也分为十层境界:导引境、吐纳境、踵息境、缘督境、存想境、坐忘境、内丹境、外丹境、集虚境、心斋境。传说练就到心斋境后,外丹可自成一方世界,种种玄妙,难以窥测。
而净莲佛国位于西方之地,佛家主修禅法,功法也为十境:观禅境、练禅境、薰禅境、莲花境、金刚境、三摩境、光明境、罗汉境、菩萨境、佛陀境。佛门与儒家和道教不同,佛门中人禅定高深者,通体金刚不坏,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搬山填海都似举重若轻。佛门功法又是这世间一切邪祟鬼魅的克星,佛陀境高真的禅法真言如同实质,宝光万丈,镇妖降魔。
另外还有妖族占据的九阴妖界以及其他的地域,老人们讲述时都一笔带过。李景夜从小就最喜欢聚精会神地听着这些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也曾幻想过走出这片大山,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每当津津有味地听完后,李景夜都会缠着三位老人再讲些光怪陆离的修道故事。生性敏感的他看得出老人们虽然乐于讲述这些传说,但却不愿自己下山闯荡的。初时还以为是这三个老家伙宝贝自己,后来心思缜密的他也察觉到其中或许另有隐情,老人们不说他便不问,三老一小寻常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久而久之,随着老人们的年纪越来越大,李景夜下山的期盼也就渐渐消磨殆尽,对于他如今而言,如何赚钱让几位老人的生活变得富足一点,自己如何陪伴他们长久一点,就成为了他唯一的目标。既然老人们不愿自己下山去闯荡,那就不去好了。
空荡的房间紧挨山林,窸窸窣窣的虫鸣让这座叫做黄泥坡的小山头显得更加清幽。李景夜翻了个身,想到今天自己还没有练习老人们传授的功法,便起身盘腿而坐,默默开始修习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