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蕖怨 无言谁会凭阑意(上) (1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蕖怨 无言谁会凭阑意(上) (1 / 10)
        “怎会这般腥膻。。。哎哟,只恨我不敢请辞离宴!”

        “阿兄且忍耐吧。”

        问宫人要了团扇,我主动替李显煽风驱味。其实这龙麟宫建在凝碧池中,门窗四开,凉风徐徐,最是透气通风,况殿中每隔二三丈便设了一座香炉,香雾源源不断,也不知李显鼻子内部是什么奇怪构造,总埋怨能闻到吐蕃使臣身上特殊的腥膻味。

        去年在昆阳行宫,大雪一下便是数日未绝,山间地形本就崎岖,又遇风雪阻碍视线,狩猎就变的更为困难了,李显大不尽兴,只看猎获颇丰,遂作罢,不敢冒险入山。行宫内外都有宫人清理积雪,对日常生活没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可巧已入腊月,李治遂宣布起驾回东都。

        除夕之前,李显的宫人为他生下一女,婴儿基本是一天一个模样,五官稍长开,看出女儿随父亲,是个小美人。武媚让李显带着长孙女在宫中住了一段时日,家中降临新生命,大家都很欢喜,除了我,因为帝后打趣旭轮,说要赐小儿子几个绝色宫人,盼他也早日得子,更让我窝火的是旭轮竟不知拒绝,只红着脸颔首称是,我严重怀疑这小色狼早就在打身边某个宫人的主意了。

        新一年的日子也算平静,正月里姚州刺史(云南楚雄)上报说蛮民叛乱,聚众达二十余万。太子监国,总司庶政,军事则要事无巨细的送达天听。李治下令梁、益等一十八州募兵五千三百人驰援姚州,又以太子左卫副率梁积寿为行军总管负责此次战事,杀叛民七千余,终获全胜。一封封露布送来洛阳,李治笑说兵部得了一位笔力雄健的奇才,细问过,兵部道是姚州直接报上来的露布,兵部没有一字润色,手书者乃刺史府幕僚——骆宾王。

        两年前吐蕃大肆寇犯十余州,又与于阗叛将联合,攻陷原龟兹国拨换城,致大唐罢安西四镇守军。吐蕃又攻吐谷浑,薛仁贵奉命救援,却因粮草被夺,导致兵败大非川,吐谷浑全国尽没,可汗诺曷钵与王后弘化公主率数千帐暂居灵州。吐蕃在吐谷浑故地扶持了一位傀儡任可汗,还嫁了公主。吐谷浑人短时间内重返故地无望,与灵州土人也略有冲突,所以在二月,李治改灵州的鸣沙县为安乐州,专供吐谷浑人居住。可汗长子慕容忠与妻金城县主李季英仍留京都。

        四月初夏,草木扶疏,蜂蝶婆娑,帝后驾幸合璧宫。吐蕃赞普芒松芒赞遣使入贡,李治大不痛快,说吐蕃骑兵在凉州附近蠢蠢欲动,如今却派人入都,谦称是朝贺献贡,却不知究竟安的是什么心。但上国皇帝理应展示气量宽宏的姿态,不仅吩咐鸿胪寺好吃好喝好招待,又于合璧宫设宴款待众使,甚优礼之。

        李显朝我靠了靠:“听闻这位大使仲琮年少时质居长安,太宗开恩,允其入国子监,就读于太学,因而通晓我中华文字,却不曾习得熏衣调香!”

        我心笑李显抓住人家一个缺点便不肯撒手了,面上却要顺着他的意思:“是呀,正因一心习我中华文字,而今阿耶问以蕃军犯我唐土之事,蕃使却答自己仅奉命朝贡,不晓军旅,真真巧舌如簧,占尽了口头便宜!

        “我听说呀,”,后方席位有一位与李显年龄相当的待嫁少女,是韩王李元嘉的女儿:“吐蕃赞普有意求和亲,啧,也不知究竟是打是和呢。”

        韩王李元嘉,高祖李渊第十一子,生母宇文氏是宇文士及之妹,士及之女聘为赵王李福正妃,前两年李福病故,李治允韩王李元嘉回京吊唁这位侄子兼表妹夫。

        李显回头看她,笑呵呵道:“万幸韩王已为姑母与文德皇后族弟议婚,否则姑母该是寝食难安喽。只是,依侄男窃见,长孙希古如何比得一国君王,姑母不若请韩王悔婚,和亲吐蕃做皇后吧!”

        众人说笑几句,李显教旭轮如何品酒,唐时还未发明蒸馏之法,酒精度数很难与后世相比,但喝多了也会醉,哦不,微醺。

        粘稠酒液倒入水精杯中,灯下看去,是一种不掺杂质的琥珀亮色,旭轮浅啜一口,只说甜滋滋的,入喉微辛,像是在喝姜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