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凤栖桐 谁能含羞不自前(下) (1 / 10)
咸亨二年,秋九月,地震。司徒、潞州刺史、徐王【元礼】薨。十一月甲午朔,日有蚀之。癸酉,冬狩,校猎于【许州】叶县昆水之阳。
叶县距东都洛阳三百余里,水量充沛的昆河绕城而过。皇室行宫位于昆河北岸的尧山山脚,其内部的舒适奢华远不及洛阳宫,胜在风光奇秀,別有一番山野质朴之美。整座行宫依凭蜿蜒山势而建,工匠将磅礴大气的自然山水巧妙的扩入宫苑之内,高低错落的殿阁亭台反而变为山水的多彩点缀了。不经意推开一扇轩窗,俯首可见无名溪水自窗下潺潺流向远方,或是载歌载舞的辉煌殿堂外奔涌着一道瀑布,还有庭院奇石,无不是天然之功,非人力雕琢。
自汉代灵帝末年爆发黄巾之乱,四百余年,中华大地四分五裂,群雄并起,志在九鼎,**从未真正休止。生逢乱世,连年征战,人们多与刀箭骏马为伍,待唐初天下大定,习惯了戎马倥偬的关陇贵族仍不废骑射,加之汉胡文化相互交融、影响,狩猎已成为十分普遍且频繁的娱乐活动。
李治十六岁撞大运成为皇太子,亲爹能力超群,基础大事替儿子搞定了,四海升平,又留下一班贞观老臣,内政也算过得去,按理说李治可以纵情声色犬马啥的,可亲爹爱他爱过了头,把风疾也传给了他,鼎盛之年就饱受病痛折磨,以致对围山行猎之事心有余而力不足,所谓‘帝王秋狝冬狩示武于天下’,李治也只是做个样子,他鼓励并祝福儿子们都能收获丰满,自己则与近臣骑马兜风。
旌旗招展,场面盛大,还能在帝王与百官面前一展身手,博得赞扬,李贤和李显十分享受。能出宫‘放风’而且长达一月,旭轮也是格外愉悦,每天纵马驰骋,骑术突飞猛进。对我而言呢,只要不闷在宫城,处处都是自由天堂啊。
江王李元祥奉命自郑州赶来伴驾巡游,但这位叔王的体态甚为宽大,腰带十围,而且一只眼睛还不好使,上马都懒得上,真不知李治让小叔叔来此是为同乐还是丢人现眼。前几年邓王李元裕过世,因膝下无子,李治诏以李元祥子李炅出继,父子成了叔侄,嗣邓王李炅陪着亲爹唠嗑,说笑兼不时的比划。
我们在旁偷瞧,俩人像是在演默剧,尤其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颇有些滑稽,我们觉得很是可乐。一大帮年龄相仿的儿郎聚在一起,身着便宜行动的利落胡服,个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且齐全,正待出发进山。
李规与李钦乘兴舞剑互搏,引得一应过路者驻足围观。李规乃越王李贞之子,年十一,姿容秀颖兼马术非凡,较之长兄李冲并不逊色,在这群小屁孩里绝对是一只‘鹤’。
李钦志在击败堂兄,起初骁勇但后劲不足,反被李规锋芒逼的是连连退败,李规极其高傲的命令李钦投降认输,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李钦为了脸面只得咬牙死撑。我全然被李规灵活敏捷的风姿所吸引,不停叫好,手都拍红了。
“阿姐,”,一指身后,宁心提醒:“是攸暨哥哥。”
“攸暨?”
匆忙回顾,果然是他,一脸腼腆,步伐缓慢却坚定,一步不停的朝我们靠近。我忆起澄华殿初遇的情形,心中涌起一股涩然之意。
众目睽睽之下,我不仅唤了他的名字而且毫不掩饰的凝望,他自是羞怯,一时低了头,却又忍不住悄悄抬眼,生怕我还在打量自己,那神情像极了初次见人的林中小鹿。我一句谎话‘梦中尝见’真是泼油救火,反引来李贤李显继续调侃,我只得装傻扮聋。武媚也故意似的,问武攸暨是否也做过同样的梦,万幸小正太耿直的回答说并没有,但觉得我‘面善的紧’。
唐时并不强求妇人从一而终,尤其帝女梅开二度乃至三嫁亦不为罕闻,太平公主一生嫁过两个男人,第二位驸马便是武后的堂侄——武攸暨。亲眼所见,我不住的感慨太平的桃花运太旺了,不,应该是二圣也太会挑女婿了吧。前有一个薛绍,唇红齿白眉目如画,人如美玉,端的是好看却无攻击性,而这武攸暨的小模样则像是凝聚无限璀璨光芒的钻石,光华绽露,又恰如满弓射出的一支利箭,看他一眼就被射中了心门,管教姑娘想忘也忘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