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鬓乱 一入宫门深似海(上) (8 / 11)
就中有侍中姜恪,早年扬名沙场,凭战功位极人臣,他说辽东战事正酣,许多事还要李治来拿主意。给事中刘景先眼皮一抬,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侃侃而谈,没有说话。
前宰相、现国子司业孙处约道是他负责编修太宗实录,需向李治请示一些不详之处。吏部侍郎裴行俭道与同僚为铨选官吏增了一些规则,事关重大,需李治过目并准许。
年近八旬的太子少师许敬宗几乎是站在最外围冷眼旁观,同样信奉‘沉默是金’的还有中书令阎立本和中书舍人王德真。
种种种种,可无论开口还是寡言的,似乎每个人的表情都很耐人寻味,是希望由李弘把这一切都处置妥当?还是盼这自八岁开始数次监国的少年太子栽一个跟头更进一层楼?
可能是众人问的急了,也可能是天气过热,李弘鬓间渗出汗来,又不便当众拭去,便任它蚁噬般慢吞吞的滑至腮旁,原本发白的面色也多了一抹红晕。
这时,却有一人淡淡晒笑:“诸公,启事便往东宫嘛,现在御寑之处七言八语,教至尊听了,还以为诸公。。。为难太子呢。”
众人一齐看去,不是失了李弘信赖的太子宾客贺兰敏之又能是谁呢。他本就生的俊美,此时立在一班老臣之间,真有点鹤立鸡群独占鳌头的意味。旁人精算利弊,他倒是清风明月,站的远远的,生怕沾染了俗秽一般。
杨元禧的父亲杨弘武一脸菜色,可能人在病中心火也大,平日很是低调谨慎的一个人颇不悦的扫了贺兰敏之一眼:“我等怎敢诘难太子?倒是周国公。。。咳咳咳咳。。。”
杨弘武咳的极厉害,肩背竟不自主的弓下了,快要把肺腔子咳出来似的。众人也都沉默了,看景儿似的只盯着他,专等这位宰相舒坦。
李弘伸一只手到身后,匆匆搭住了李贤的胳膊,他好像极疲累,快要站不住了。阎立本的侄儿——东宫左司御卫副率阎庄本想帮忙,一只脚都跨出来了,见李弘无妨,便又收回了脚。
“皇后有令,”,李弘看向许敬宗的方向:“寡人与弟妹需往别处,诸公。。。散了吧,至尊康健,无需忧虑,若要启事,未时三刻请携笺往东宫。”
兄妹往太液池方向走去,杨弘武的咳嗽声也远了。我回头时,见许敬宗与贺兰敏之说着什么。
之前我皱眉旁观,似乎明白了李弘为何哭,为何怕。父亲把他送上了太子宝位,他这十余年也在努力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但他全想错了,不是储君,而是国君。这是李治第一次晕厥不醒,或许还有第二次,再或许。。。最后一次,而他再没机会听候父亲的旨意,他必须独自决断,无论是一纸药方还是丹陛之下幅员辽阔的大唐帝国,三百六十州是穰穰满仓还是烽火连连,三百八十万户子民是夜不闭户还是流离失所,便都在他的手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