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宫⑶
朱慈烺入府之后便留心打量,这座府邸乃是光宗年间,王昺在公主府原址之上,兼并了一位出身东南的礼部侍郎旧府园林扩建而成,占地极广。因延庆公主地位尊贵,又是两朝天子的亲姑姑,所以这座公主府规格远超定制,抛去府门前历来只有亲王府邸才能使用的七级汉白玉台阶不说,中堂两侧的四根两人合抱粗的金丝楠木顶柱可是紫禁城内才可使用的珍贵木料,金丝楠开采极为不易,历来有“千人入楠山,半数把家还”的俗语,楠木难以开采,可见一斑,如今国力孱弱,宫中不少殿阁的修缮尚且没法用上楠木,可公主府上一赐便是四棵合抱粗的珍品楠木。足见几代君王对这位延庆公主的恩宠。而驸马爷王昺所获的天恩,比起已病逝四十余年的延庆公主来,只多不少,获封太师,官居一品,且以外戚之身掌兵权十余年,两个儿子都是王朝内一等一富庶之地的封疆大吏,近些年更是成为大明开国以来以外姓执掌宗人府的第一人!就是这位功名赫赫的老人,此时却像一个寻常富家翁一样站在堂前,许是畏寒,老人还将两只手塞在了袖子中,不像那官位,恩宠都是到了极点的当朝太师,更像一个乡下的富裕农家老者一般。
朱慈烺看见堂前站着的老人,竟是不合规矩的长揖行礼,老人更是十分“僭越”的没有避开或是还礼,就这样笑眯眯的受了一国储君的礼拜。
台下的一袭白衣,一如他当年。
分宾主坐落之后,老太师便摆开茶具,命人端来一盏冰纹哥窑水漏壶之后,便命下人皆退避到堂外,亲自动手沥滤那取自景山之阴的山泉水,朱慈烺也不着急,只一边把玩手中比之建盏还名贵三分的哥窑冰纹茶盏,一边看老人缓慢而娴熟的烹茶,倒茶,烫杯,转壶,直到老人将一杯金黄茶汤推到他面前道:“这是老臣那个二儿子在扬州寄来的广陵冬茶,出了扬州一带便就价无市了。只不过相较于殿下东宫之中的那几株冬茶,新鲜一道便输了半分,只是喝一个稀少罢了,殿下尝尝。”朱慈烺慢慢转过杯子,呷了一口茶汤,便点头称是,说什么“茶味只占三分,剩下七分倒是太师大人的豪情”这类马屁无比的话,哄的老人开怀大笑。两位王朝内最尊贵的人物,却像寻常人家的爷孙俩一般,老人家不停的追忆往昔,吹嘘自己当年是如何的英雄,如何的能耐。做小辈的虽不一定乐意听,却也不时拍几句马屁,讨老人一乐。
喝完了这壶号称“一两春茶十两金,十两春茶换广陵”的广陵冬茶,朱慈烺便命人将那方田黄镇纸取过来道:“这方田黄质地尚佳,比起和田,蓝玉自然是不比其温润,不过就是玩一个稀罕,如此大而完整的田黄,孤也是第一次见,它放在大内库中也有上百年了,孤也是近日才得了陛下赏,不过孤年轻,那懂得温润玉石之道,听闻老大人精于金石,所以还是送给老大人把玩方不算辱没了它。”说着便将那方镇纸递到王昺手上,王昺也没起身隆重道谢,拿在手上把玩一番,啧啧称奇,之后两人便都默契的不再说话,一个端着茶盏慢呷,一个手指不停轻轻摩挲那方田黄。朱慈烺刚要说话,就瞥见老人气势一凝,便改口道:“时候不早了,孤这茶也喝的饱了,就不厚着脸皮再蹭一顿晚膳,先行告辞。”老人听了先是一怔,心中暗暗腹诽,随即便笑了起来:“殿下课业繁忙,这次怕不是特地抽空来陪老头子喝茶吹牛的吧?若老臣猜的不错,殿下是为了王安舜上的那道折子而来?”朱慈烺听了便顺势重新坐下笑道:“老太师猜的倒也不差,小王大人这本折子上了之后,孤可是如芒在背,惴惴不安啊…”没等朱慈烺说完,老人骤地直起身,盯着朱慈烺一字一句道:“那敢问殿下,这份折子里的谏言,殿下如何看?”也许是觉得自己太咄咄了些,老人靠回椅背,闭上了眼睛“殿下纵然猜不到,底下也应该有机灵的人猜出八九分了,这份折子上,确实是老夫的意思,甚至连内容也是出自老臣府上一位相识三十年的清客之手,一字不差。老臣更知道殿下在担心什么,无非是上疏建议储君南迁,怕被有心之人引例唐朝玄宗灵武故事,被圣上猜忌。可是殿下!大明已经走到了这种地步,您还在担心这些吗?”老人慢慢起身,负手而立“老臣身受大明三代天家皇恩,位极人臣,显贵无比,无论是先帝还是当今圣上,都是老臣看着长大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大明已经病入膏肓,需要的是一剂猛药,当今圣上若是早登基五十年还大有可为,可如今的大明,百废待兴,千疮百孔,需要的是洪武爷永乐爷那样的乱世英雄,而不是守成之主啊!闯贼劫掠开封,要打到顺天府下只是朝夕之事,而北方又有建奴叩关,大明的精锐已经在关外死的差不多了,大明北疆是守不住的!这一点不止老臣一个人看的出来,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也都能看出来,可就是没人敢说,为何?”朱慈烺也放下茶盏,平静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外姓臣属只要早做准备,无论是不是我们朱家坐天下,都丢不了他们的荣华富贵,何必为了我朱家的天下冒天下之大不韪,背负这抛弃北方半壁江山的千古骂名。”
“不错,朝臣只谋己,保自家安稳富贵便可,可老臣不行。北疆眼看着不保,只有南迁,才有与贼拼死一战的余地,况且北方大旱,冻灾接踵而至,又有瘟疫作祟,而东南富庶甲天下,只要南迁,就等于把一副烂透顶的山河留给闯贼,到时候整顿江北江南六镇大军,以天子之名号召各地出兵勤王,效仿魏国公灭元之战,收复江山,海晏河清,指日可待,到时再凭借一举剿灭闯贼的威势出兵关外,直捣黄龙,天下大定!”朱慈烺也跟着站起身,缓缓开口道:“祖公为我大明江山殚精竭虑,可您说了那么多近乎‘叛逆’之言,孤还是不明白,您凭什么认为只要陛下亲自南迁或者派孤去应天府镇守,就有北上收复山河的机会?自古天下英雄逐鹿中原,多是由北向南,借地利之势,虎扑东南,由南向北打天下功成的极少,更何况是想凭借南方半壁江山中兴大明?”
老人慢慢走到庭下,抚摸着天井里的一口鱼缸“这几尾太湖锦鲤是老臣的那个大儿子去年才送来京城的,一路上走官驿,换人换马不停步,吴江到京师千里之遥,却只用了三五日便送到了老臣府中,鲜活的和在太湖时无异,东南到京师的烽燧体系是老臣一手打造,如今看起来只能运些时蔬果品,珍奇异宝,可若是战时,只要开启,可星夜运兵十万,一马平川,无人可挡!臣的两个儿子这些年来在我暗中运作下,一个任职广陵,一个镇守吴江,皆是我大明最富庶的疆土,也是在老臣的授意下,他俩自污名声,无所不贪,穷奢极欲,这些年来像两只饕餮一样汲取东南的财赋,即使被人诟病是‘要钱太守’‘发财将军’,每年都弹劾不断,老臣也豁出这张老脸保住了他们。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朝廷南迁之时,库房中能有堆积如山的粮草和取之不尽的银饷,江北大营里能有耗费无数钱财堆砌出来的八万精锐,招之即能战。我王氏一族祖祖辈辈便是京师人士,三年前,王氏本家与几十个依附于王氏的门阀中的青年才彦皆衣冠南下,带去了我王氏几代人积攒下的家底。请问殿下,凭这些,您敢不敢陪着老臣堵上那么一把,赌大明的明天!”朱慈烺双眼死死盯着王昺,从嗓子里艰难出声闻道:“祖公富贵一生,到底是为何,筹谋那么多年,只为了一个您注定看不见结果的谋划?”“我王昺这辈子,掌兵本事平平,理事本事平平,甚至当这安乐公侯,犬马声色也是平平。可我用了整整三十年,给大明铺平了一条退路。如今只看殿下敢不敢走了?”老人双目紧紧盯着朱慈烺,随后低下头顿了顿,轻轻笑道:“其实老臣做这些,说到底连我都不知道为的是什么,要说是为忠义二字?老臣自己头一个不相信。说到底老臣只是想着,大明多在一天,她便能在祖庙里多安稳一天,人们也会多记得她一天,等我也走了以后,至少不会缺了她的四时祭享。况且,要是她还在,看到如今的天下肯定要着急吧,总不能让她在地下还不安稳不是?”
朱慈烺再次执晚辈礼,对着老人的背影,长揖不起。
先前,拜的是大明公侯,当朝太师。
如今,拜的只是王昺。
这大明既然没有忘记你,那我便护它周全便是。就像,当年护着你一样。
老人回过身扶起朱慈烺道:“既然殿下听了老臣那么多谋逆之言,既没有勃然大怒,亦没有拂袖而去,一定是同意了老臣的谋划,亦愿意再为了大明赌上一把。既如此,殿下就要听老臣的几句胡话,做一些昏事了。”朱慈烺此时已敛起平日里示人的一派放荡不羁,正色道:“慈烺定不负重托,该如何做,还请老大人明示。”“老臣有密信三封,现交于殿下,第一封可在下次入宫之时交与司礼监洪公公,他是老臣暗中栽培二十年的一步暗棋,陛下身边,有他去做殿下的耳目,必要之时也由他去劝说陛下,第二封是殿下日后南下,路过吴江的北军大营时,凭此信可调动私军五千进南京,以安稳南方朝局。而这最后一封……是最后关头,以备不测,若是顺天府也不保,殿下可拆开此信,里面自有老臣安排的一条退路,切记,切记。老臣这里殿下再不要来了。一应的联络,老臣已经安排了可靠的渠道传递。届时会派出一位影士到殿下身边”“影士?这不是春秋时期的传说嘛?难到真的有这种酷肖主人,生而便是以为主人赴死的影士存在?”“不错”老人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沉默片刻说到:“说起来,这个影士也是机缘巧合,是我的侄孙,五岁时随他爷爷入京来看我,容貌与殿下小时候酷似,老臣也颇为诧异,便收在身边抚养,后来时事渐糜,老臣便命人教他搏杀技击,又亲自教授他宫廷规矩,讲给他宫闱隐事,如今容貌身形举止与殿下有七分类似,再辅以易容之术,足以鱼目混珠。老人顿了顿又说道:“必要之时,他便是可以替殿下去死的影士。”
朱慈烺走出王府大门,袖中藏着三封密信,耳边还回响离开前最后的那番交谈“从今日开始,老臣便会动用积攒四十余年的人脉为殿下造势,力求说动圣上,下旨让殿下出京镇守南方,殿下自己也需尽快笼络一套班底,日后到了顺天不至于无捉无拿,任人摆布,老臣也为殿下准备了一招后手,再过几日,殿下就会知道了。”朱慈烺的两个手指,不停的在袖中摩挲这三封密信,猛的起身掀起车帘,车外不知何时浓云已经遮住了日头,下起了大雪。朱慈烺伸手拂去在驾车的常玉奴的肩头雪道:“阿公,天变了。”“是啊,起风了”
王府内,那个以半生权谋有望硬生生延续大明天下的老人,褪去华服,一个人慢慢走到后堂的佛堂里,默默跪下,拿起一小卷黄纸掷入火盆中,看着墙上的影卷,怔怔出神。
听闻故人伏我坟前为我烧纸钱
听闻故人跪于佛前渡我脱苦难
“尧姬,孟婆手里的那碗汤,苦不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