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回(之十四)
游玄英的目光转瞬间在苏雨雯、习狻雄的面上扫过,六目交错,相视一笑,仿佛对卢象升之言很是赞同,又象是放下了一块悬挂在彼此心头的千钧巨石。卢象升莫明其妙,正要询问,忽见罗帐无风自动,他悚然一惊,方要喝问,罗帐之后已缓缓走出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来,朗声笑道:“金某不曾想到卢老兄原来如此仗义,早知这样,我是万万不做这缩头乌龟的。”卢象升一看此人十分面善,好似在哪里见过,道:“你就是金仁重么?”金仁重漫不经心地道:“正是区区。卢老兄一定觉得我很眼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我不妨实话实说,你还记得前年在裕州抢夺军粮的那个人么?”游玄英夫妇和习狻雄没听金仁重说过此事,自是不知就里。卢象升恍然大悟,顿时铁青着脸,沉声问道:“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何抢夺军粮?”
金仁重没事般地坐下,笑道:“我当时就说了,你应该去问皇帝老儿。咱平民百姓食不裹腹,难道眼巴巴地看着饿死不成?卢老兄,我这时就坐在你跟前,你若要将我送入衙门,不如趁机下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金仁重那次劫夺军粮实则是为了暗助李自成的缘故,但在此时他自然要另行措辞。他要卢象升将他送交官府,只是使的激将法。卢象升乃一将材,精于运筹帷幄,岂有不明白金仁重用意之理?他也一样会想到,以游玄英夫妇和习狻雄的武功,不可能不知道金仁重藏在屋里,既然如此,他们四从之间定是早就相识。故此卢象升要想生擒金仁重送交官府将无异于登天。而且,他根本没有过将金仁重送交官府的念头,他所以厉声诘问,不过是出于朝廷命官的“本能”罢了。
苏雨雯不断地对金仁重使眼色,要他说话把握分寸。卢象升瞧在眼里,不动声色,道:“金大侠不要自作聪明。你也不想一想,我若如你所想的那样卑鄙,又何必让乌克台一干人吃我的闭门羹?”金仁重忽然一拍桌子,笑道:“好,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但我必须告诉你,是你让我躲过了乌克台的追杀,我却不须领你的情,充其量也不过是彼此彼此。”
游玄英夫妇深知金仁重的为人,对他的话尚不如何奇怪,虽然他们不明其中原因。习狻雄难免认为金仁重不近人情,卢象升也是愕然,道:“金大侠之意是……”金仁重笑道:“那次在裕州,要不是我手下留情,卢老兄的十根手指恐怕是保不住了。”
卢象升这才省起,原来那次他和金仁重交手时险些被对方一招出其不意地快剑削去连心十指,当时金仁重或许是欣赏卢象升的为人和武功,竟自手下留情,剑到中途收住不发。卢象升忆起此事,方才明白金仁重言下之意,道:“金大侠之言果然有理。咱俩便做个朋友怎样?”金仁重笑道:“卢老兄有此美意,在下是求之不得。”
苏雨雯道:“卢将军,敢情你和金仁重原本就是打过照面的,这到底是为何?”卢象升约略说完经过,习狻雄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成了丈二金刚。”游玄英道:“不单你一人如此,我和雨雯也是一般无二。”
卢象升低头间看见金仁重腰上青钢剑,仿佛想起了什么,道:“金大侠,适才我看见金龙剑在铁坚昌手中,这是怎么回事?”金仁重说出原由,道:“我此次进京,一则是查探铁坚昌的来意,其二自然是为金龙剑了。我已同铁坚昌约定明日在青苔崖决一高低。”苏雨雯道:“说到那铁坚昌的武功,在他遁往西域之前我已有耳闻,如今又过了这许多年,理当越来越老练,你可有把握胜得了他?”习狻雄附和道:“他那个胡儿徒弟的武功与你难分伯仲,做师父的应该更为厉害了。”
金仁重不以为然:“若论内功深浅,我不如他,除此以外,诸如轻功、剑法和拳术,我自信不在他之下。只要我能扬长避短,也就是了。”
游玄英道:“你是很聪明,但铁坚昌也绝非泛泛之辈。纵然他的武功略胜一筹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和乌克台一干人在睛苔崖使诈,那可是防不胜防的。”
习狻雄道:“若真是这般,那明日且待我和金贤侄一道去青苔崖,相机毙了铁坚昌。”金仁重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我与铁坚昌约定单打独斗,要是用其他的法子取胜,我宁愿不要金龙剑。”苏雨雯不由地摇头。习狻雄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你不要金龙剑,我还要呢。到时你忙于应付铁坚昌,我想干啥也由不得你。”
金仁重岔开话题道:“卢老兄,你目下处境艰难,如有用得着在下之处,尽管吩咐。那些个鞑子兵我也不是没有杀过。无论如何,一个人材总比一大叠银票来得值钱。”游玄英笑道:“两年不见,金贤弟是越发狂妄了,卢将军休要听他胡说。”卢象升道:“不然。金大侠说的可是实情。人材珠宝,谁更值钱,不说自明。金大侠,你怎么知道我得了一大叠银票?”苏雨雯代为答道:“卢将军,在你和他结为朋友之前,我们已经熟识了。你未见到他时,玄英就将军饷之事说与他听了。”卢象升道:“这可难怪了。金大侠勇御外寇之心实在可嘉。只要人人如此,大明江山,何愁不保!”金仁重笑道:“你过奖了。鞑子兵若进了关,人人都该奋勇诛杀。”他怎生懂得卢象升乃是想起杨嗣昌高起潜之流妥协主和的事来,故此有感而发?
耳听得园里的更夫“梆梆梆”敲了三更,众人方才各自安歇。
一夜无话。次日散了早朝以后,卢象升回到府内书房刚坐下不久,顾显推门进来,禀道:“大人,杨尚书在客厅求见。”卢象升怔了怔,放下手中茶杯,暗道:“杨嗣昌怎么来了?”顾显又问了一声,卢象升悠然醒悟,哦道:“有请。”他和杨嗣昌虽为一殿之臣,却貌合神离,近来为了抗清之事,见解迥异,越发不和。是以对于杨嗣昌的光临,卢象升甚感奇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