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者,庇民也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政者,庇民也 (4 / 4)
        这话,简洁而高尚。当官从政,一辈子记住斗子文这六个字就够了。关键要落到实处,很简单,就是为民,为了保护百姓,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正如那句戏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紧接着,子文又说:“百姓贫困,我却富贵,这是劳累百姓以谋取私利,离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作为楚国令尹,我并非是逃避富贵,我是逃避死亡啊!”

        不论逃避什么,一句话,道出了斗子文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忠心。当官不在高低,无论你是七品芝麻官还是当朝一品相,只要存在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就不虚此生。

        ‘从政者,庇民也’,这简单的六个字,成为后世许多贤臣名将的座右铭。

        子文廉洁,不贪那些补助,别人就不管那一套了,对于楚国那些贪得无厌的令尹,一切照单全收。最著名的就是后来的令尹子常(囊瓦),张口闭口就是一个‘钱’字,跟客人说话,还询问怎么发财,最后把楚国的郢都都搭进去了。

        从公元前664年开始,子文担任令尹,为楚国兢兢业业,使国家更加强大。

        《论语》中,子张曾经问孔子:“楚国子文三次出任令尹,面无喜色;三次免职,面无忧色。旧的制度,必然告诉新的令尹,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夫子回答的很简单:忠啊!

        无论如何,楚成王这次是选对人了。

        子文确实是个好宰相,历代楚王对他评价极高。后来楚庄王灭掉强大的若敖氏,子文的儿子斗克黄出使回来,主动请求治罪。楚庄王感念子文治楚的功劳,叹息道:“如果子文没有后代,还怎么劝善后人?”

        虽然若敖氏被灭,子文的后代却保存下来,一直在郧地为官。再后来吴王阖闾伐楚,斗氏还曾救了楚昭王,那都是后话。

        ‘从政者,庇民也’,仁人啊!就凭此一句,春秋的历史之中,注定有斗子文一席之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