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者,庇民也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政者,庇民也 (3 / 4)
        于是,子文招来他的族人,亲手交给法官,说道:“如果不秉公执法,我就真的死给你看。”

        法官一看,吓懵了,没有惩罚罪犯,却先把令尹逼死,自己下半辈子就彻底完了。所以,立刻按照法令,判了那人的罪。

        楚成王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有这样的臣子,何愁国家不强盛?于是光着脚,急匆匆跑到子文那里,说道:“我年纪小不懂事,安排法官定错了人,让您受到委屈。”

        后来的曹操活学活用,光脚迎接谋士许攸,一举击败袁绍。

        然后,楚成王罢免了法官,抬高子文的地位,让他管理内政。楚国百姓听说后,非常高兴,彼此说道:“令尹这么公正,我们还有什么担忧的呢?”

        另据《国语》记载,百年以后,斗且谈起令尹子文,赞不绝口。

        令尹子文每天天没亮就准备上朝,太阳落山才回家,起早贪黑处理国家政务,家中没有超过一天的余粮。这种为国为民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

        楚成王听说他吃了早饭就没有晚饭,每天早出晚归,处理国家政务,如此勤勉,让人感动。所以每次早朝,都准备一束肉干、一筐粮食,送给子文。后来,这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历代令尹跟着沾光。

        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工作餐,忙到半夜凌晨,需要加餐以补充营养。

        楚成王知道子文家中很贫困,于是要给他增加俸禄,但是子文坚决不接受。每次给他多发俸禄,他都推辞逃避,据说甚至为此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

        无奈,楚成王只好取消了这种做法。

        身为楚国堂堂宰相,却家徒四壁,甚至达到了吃上顿没下顿的地步,听去让人唏嘘不已。事实就是这样,他给后世许多贤相,做了很好的榜样,比如后来楚国的孙叔敖,死后家中也是一贫如洗。

        有人觉得奇怪,问子文:“人活着都是为了追求富贵,您为什么逃避?”

        这个问题问得好,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不同人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答案,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修养。子文再三推辞赏赐俸禄,甚至躲避,到底为了什么?为国家?为虚名?

        子文很直接地回答:“从政者,庇民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