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义’之师 (3 / 5)
郑国人思索再三,把那些铜,制成三座钟,时刻敲响,警醒后人。
从齐桓公死后,郑国就倒向了楚国,没办法,害怕啊!楚国是个庞然大物,为了争霸中原,不得到郑国绝不罢休;现在,中原诸侯没人能扛起霸主大旗,没人能保护郑国,所以,最好的生存办法,就是主动投靠。
为了郑国,为了百姓,为了国家社稷,郑文公低下高贵的头,不丢人。
但是,宋襄公可不这么认为。作为王室分枝,诸侯主力,竟然向蛮夷低头,太没骨气,太没出息,太不要脸了,中原华夏,就是让这些软骨头给毁了。
原本对楚国的恨,顷刻转移到郑国身上。打不过强大的楚国,收拾一下郑国,还是没问题的。这就好比俩大人打架,打不过了,拿对方孩子出气。
子鱼多次劝谏,希望国君不要冲动。但宋襄公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劝不住。他只能叹息:“宋国的灾祸就在这里了!”
公元前638年夏,宋襄公率军伐郑,同时,邀请了卫国、许国和滕国加入他的阵营。
看看这几个国家:卫国,自从被北狄攻破后,从中等国家,瞬间跌落成为小国,至今还在恢复当中;许国,也是楚国小弟,但差点儿被郑国灭掉,双方仇深似海,故而来参加;滕国,弹丸之地,也不知是不是那位滕子执政,不敢不跟从。
宋国伐郑之举,终于引起了刀兵,灾祸,也就随之而来。
那是楚国的小弟,岂能袖手旁观?楚成王率领大军,以救郑为名,杀向宋国。冬11月初1日,宋军与楚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隔岸列阵。
当时,宋国大司马公孙固劝谏:“上天抛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您要振兴它,这是在违背上天的意志。不如赦免楚国,保存实力,不要跟他们作战。”
说是‘赦免楚国’,实际为了宋国好,因为凭借宋国的军事实力,根本难与楚国抗衡。
宋襄公恨透了楚成王,如今两军相遇,岂能退缩?
宋军早早排好队列,准备迎战。开战之前,楚人与宋襄公约定,等待楚军渡河,不许偷袭,在泓水北面交战。
好,说话算数,等你们过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