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师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义’之师 (2 / 5)
        打仗,本来就不是宋国强项,如今国君被擒,内部士气低落,没开战呢,已经输了一半。宋国人拼命防守,终究寡不敌众,被联军打得很惨重,损失不小。

        打,打不过,四方也没有任何援军。关键是国君还在人家手上,嘴上说不担心,真要被楚国人杀了,也是宋国的耻辱。最后,经过权衡得失,宋国不得不同意签订城下之盟,表示顺服。

        冬季,楚成王派斗宜申去鲁国献捷。

        蛮夷办事,出人意料。盂地之会,鲁国并没有参加,而且鲁国距离楚国很遥远,这次突然派人来献捷,分明就是警告鲁僖公,加入我的阵营,否则军队伺候。

        威胁,赤裸裸的威胁!如果楚国有位雄心勃勃的明君,可以比秦始皇更早统一天下。

        紧接着,为了欢迎宋国加入,由楚成王主持,诸侯在薄地会盟。鲁僖公不敢不去,虽然晚了,但也没有受到惩罚,能来,就是最好的。

        既然宋国顺服,又参加盟会,在鲁僖公等人的请求之下,楚国释放了宋襄公。

        命是保住了,心,却已经碎了。面对各路诸侯,宋襄公脸色发青,一句话也不说,这场合,不如找个地缝钻进去。偶尔有人来安慰几句,他吹胡子瞪眼,满腔悲愤无地自容。

        回到宋国后,宋襄公对楚国恨恨不已。回想自己的浮沉经历,简直就是做了一场大噩梦,不仅成了诸侯的笑柄,霸业彻底东流,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

        看着国君的怒意,司马子鱼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宋国的灾祸还没有结束,这些惩罚还不够啊!”

        公元前638年3月,郑文公又亲自去楚国朝拜。

        其实,公元前642年春季末,齐国还在内乱期间,郑国转身就投靠楚国,郑文公亲自前去朝拜。

        当时楚成王喜出望外。以前劳民伤财派兵征讨,尚且得不到郑国,如今中原无主,不费一兵一卒,郑国竟然主动送上门来。兴奋之余,楚成王赐给郑国不少上等的铜。

        春秋时期,铜是很好的战略物资,各国严格控制。

        过后,楚成王很心疼。这么好的铜,如果他们制成兵器,对抗楚国,岂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又不好反悔,于是,就跟郑文公盟誓:不要把这些铜铸成兵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