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田交换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田交换 (1 / 4)
        公元前717年冬季,借着王室闹灾荒的机会,郑庄公第一次朝拜周桓王,希望能修复双方的裂痕。是否能进献些麦子稻子,解救王室的饥荒,不得而知。

        然而,周桓王年纪轻轻,没有一点儿胸怀,满脑子仍然是新恨旧怨,满嘴是冷嘲热讽,丝毫也没有原谅的意思,这让郑庄公非常失望。

        热脸贴了冷屁股,他什么也没说,默默地回到郑国。

        但是,他的内心,可以说恨得牙根痒痒。人在被羞辱后,总会有报复心理,何况郑庄公这种枭雄,岂能甘心受一个黄口孺子的窝囊气?上次偷割麦子水稻,这次必须另辟蹊径,出了这口恶气。

        不过,那毕竟是周天子,公认的社会老大,如果带军队去拼命,那就是与天下为敌,自找麻烦,划不来。

        怎么能一解心头之恨呢?明刀明枪开战绝对不行,再暗中抢劫,有失身份。最后,他想到一个羞辱周王的方法:用本国的祊地,跟鲁国交换许田。

        祊(bēng),位于今山东省费县许由城村。在周宣王(周幽王父亲)时,国家中兴,他祭祀泰山的时候,需要弟弟姬友辅佐;于是赐给姬友祊这个地方,作为‘汤沐之邑’,在帮助天子祭祀泰山的时候,好有个沐浴休息的居所。

        许田,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许田村,三国时曹操曾在此射鹿,差点被关羽砍了。

        西周初年,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王城,方便诸侯进贡,也有迁都洛邑的打算。于是,赐给周公旦洛邑附近的许田,方便后来的鲁君,朝拜天子时有住宿的地方。

        所以,许田就成了鲁国的私有土地,后来还建立了周公的庙宇,鲁国年年祭祀。

        这种恩赐,都是权宜之策,当时方便,过后麻烦。

        王室东迁后,王权衰落,泰山的祭祀逐渐废弃,鲁国也很少去朝拜周天子。

        祊地距离郑国很遥远,但天子所赐,即使没人居住,也必须有专人管理。这种小地方,没有什么收入,还不能轻易放弃,时间长了,对郑国逐渐成为累赘。

        与此对应的,许田,距离鲁国很远,必须派专人管理,年年还得祭祀周公。

        许田距离郑国很近,祊地距离鲁国很近,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对于郑国和鲁国,逐渐失去实际意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