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个击破 (1 / 3)
虽然州吁死了,但是,他留下的恶臭还在。
无论如何,卫国联合诸侯,两次伐郑,耀武郑都,抢夺禾稻,这笔烂账,留给了卫国继任者去解决。
郑庄公不是个善茬,在周王那里都不甘心吃亏,何况一个小小的卫国,必须讨伐,找回颜面。
公元前718年4月,他率军杀奔卫国,一直攻打到外郊。
如果卫国君臣知错能改,主动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郑庄公也并非不通情达理。但是,来侵犯国境就是敌人,对待敌人,不能客气,卫国竟然联合南燕抵御郑国。
南燕,小国,伯爵,据说是黄帝后裔,姞姓,上古八大姓之一,位于河南延津县东北部。这个国家太小,史料基本绝迹,与召公奭建立的姬姓北燕(今河北一带,战国七雄之一)不同。
郑庄公派祭足、原繁、泄驾率领三军,进攻南燕前队,派曼伯和子元率领制邑(虎牢关)的军队,偷袭南燕军后方。南燕畏惧郑国正面的三军,没有防备后方,结果惨败。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先攻击弱小,打击敌人气焰,强者自然溃退。
按照周朝制度,周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郑国已经建立三军,可见军事实力很强大。
打败了卫、燕联军,紧接着是宋国。原本是卫国挑起事端,后来由于公子冯的缘故,宋国成了伐郑的带头大哥;打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过后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那不行。
恰好,宋国凭借大国实力,抢夺邾国的田地,邾国打不过,于是派人对郑庄公说:“请君王攻打宋国,报仇雪恨,我们愿做向导,为您前面开路。”
如此正中下怀,公元前718年9月,郑庄公率领郑军,竟然还请来了周天子的军队,汇合邾军伐宋,一直攻入宋国外城。
按理,周桓王对郑庄公不满,不能派军队助战,但是,周桓王剥夺了郑庄公的一部分权力,并没有公开取消他卿士的爵位。所以,这次伐宋,郑庄公调动了王室的队伍。
有王室的军队做后盾,意义就不一样了,郑庄公代表的是周天子。天子号令在此,诸侯谁敢不从?诸侯哪知其中奥妙,一听说天子军队坐镇,无理也变得有理了,对郑庄公更是刮目相看。
宋殇公赶忙派遣使者,请鲁国发兵救援,毕竟去年刚刚结盟,关系不错。
鲁隐公本来是准备发兵的,当时顺便问了使者一句:“郑国军队到什么地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