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耕(上)
        农业,是这片土地不能错过的话题,八百里秦川,靠着秦岭,傍着渭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然而勤劳的秦人也没有辜负这片土地,丰收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回馈。

        每年阳历六月初,是小麦成熟收麦子的时候,也是黄土地上最忙的时候,所以人们都把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称为忙。为了收麦,五月底人们就开始准备了,外出务工的人纷纷返乡,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口袋,修理农具,这一周称为忙前。

        我小的时候,还没有机械化,都是用人力,所以收麦都比较早,天气好的话,一般六月一号就开始了。父亲早早磨好刃片(以前的镰刀都是木制镰刀把上带的刀片,这刀片就叫刃片),拾掇好镰,把架子车上的粪坝换成崖门(架子车上的两个部件,用后者能让容量增大)。母亲也给我们找好草帽,再灌一大瓶水,就带着我和姐姐去地里割麦了。

        这个时节还有很多外地人给我们打工,我们称为麦客,老一辈的人都叫麦虎山。地多的人家,人手不够,只能请人帮忙,然而这个时候谁家有闲人,所以就有了麦客这个行业。他们都是甘肃人,也是种小麦,但是西边的小麦熟的比较晚,他们一直往西割,等到了家乡的时候,他们那边的麦子也熟了,正好赶上给自家割麦。

        因为太小,所以父亲不让我割麦,我只能在一旁看着。父亲先是割一小捆,分成两份,把麦絮一头放在一起一挽,做一个腰(这是用来捆麦捆的,根腰带一个道理,所以叫腰),然后割上一大捆放在腰上,再把腰两头拉起来绑好,提起来立在地里,一捆麦子就弄好了。父母一捆一捆的割着,我和姐姐拿着袋子在地里拾麦絮,等到一行割到头了,就得把麦捆往回拉了,趁这个功夫也能歇一会。

        这些麦捆会被一车一车拉到场上,摞成一个大麦堆,等到所有麦子都割完了,再一起碾。场(方言读一声),每家每户都有,大概二三分(十分等于一亩地),其实也是地,也种菜种庄稼,不过它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碾麦晒麦。忙前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光场,也就是把场弄平整了。一般场上都种有东西,不过忙前会处理干净,干净到什么程度,作物的根都得清理干净,表面基本上就剩下土了。然后用钉耙(一种农具,跟猪八戒的钉耙形似)把大土块敲碎,再整平。接下来就是磨地,为了把土弄的更碎,更平整。磨,也是一种独有的农具,是用一公分左右的树枝编成的,宽四十公分左右,长一米五。在磨上放些重物,几个人拉着在场上来回磨,一般我的作用就是这个重物。最后就是光场了,这里要用的就是辘柱(方言读luchi都是四声),也就是表面光滑的圆柱形石头,为了把场压的很平。为了让场更平,还会给场上洒水,撒草木灰,光好的场一条缝都没有,就算有,每天早上都会被收拾好的。

        等到麦都割完了,最盛大的活动就要开始了――碾麦,也就是让麦穗和麦粒分离。

        因为每家的场都比较小,所以都是两家或者三家合在一起干,所以碾麦也是最热闹的时候。

        拿一捆麦,放在场的最中间,然后顺着这捆麦,把麦捆一圈一圈的铺开,形成一个大圆,最后叫一个三轮车,拉着一个大辘柱,在这麦圈上一遍一遍的碾。碾好后一般都到中午开饭了,剩下父亲自己干了,用叉(农具,跟吃饭的叉子差不多一个样子)把碾过的翻一遍,等待下午碾第二遍。吃过饭,趁午休时间,父亲叫上三轮车再碾一遍,然后去阴凉处休息一会,等大家都到了,再接着干。

        下午是最紧最忙的时候了,因为有好多工序等着完成。人们都到了之后,就开始翻场,就是把麦草(就是麦秆)和麦子分开。分出来的麦草会摞成大堆,叫麦草摞,这麦草摞可是烧炕,做饭的好燃料。然后把碾出来的麦收成一堆,这还没有完成呢,因为麦子里还混有麦壳(方言叫yi子,查无此字),接下来就得扬。这个工序叫扬场或扬麦,就是把麦子抛起来,让风吹走杂物,分离出干净的麦。

        “风来了,风来了”

        风一吹起,就有人喊起来了,然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扬场了。

        外迁人(方言对男人的称呼,因为男人长年在外务工)用木锨一锨一锨的扬到空中,麦子种的杂物被风吹到一旁。屋人(方言对妇人的称呼,读wei四声)拿着大扫帚,在落下的麦上一下一下的掠,把没有吹走的杂物在掠出来。

        头顶着烈日,汗水滴在这土地上,不知是被风吹干了,还是被土地吸收了,反正人们的心里都是高兴的。

        场碾了,大劲就过去了,可这忙还没有过去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