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人相依,敬神怜神 (2 / 3)
全国各地,凡是受蝗灾的地区,都有为蝗虫建庙供奉的,原平自然也有。对于蝗灾原平人民同样害怕恐惧,但是这种恐惧的情感并未像其他地区那样代入所尊奉的神灵之上。《重修虸蚄庙》(明,张仁)云:“虸蚄之属,害苗之虫也。时而或有或无,势焉能盛能衰,变化莫测,其所以必有主乎,其所以者无形与声,不见不闻,非神而何?”在此被尊奉的不是明面上的蝗虫这一害虫,而是蝗灾兴起背后的当时人民尚未了解掌握的自然规律,其所言“必有主乎”,并不是指所谓超自然力量,而是指“这背后一定有我们不了解的原因”。此外在这里叙述之时,文字间无半点恐惧之情,即单纯因为当时百姓不了解这蝗灾的缘由,就顺势修建寺庙供奉,以求心安:“斯足以妥神灵,堪奉祀,快人心者”(明,张仁《重修虸蚄庙》)。
由是观之,原平百姓对于所谓鬼神,看的比较清楚与理智的,即便是未知的事物,所想到的也不仅是它吓人的表面,而是思考其背后内在的缘由。
与原平百姓在神灵价值取向相迎合的,是原平百姓观念中人与神的相处也是极具特色的。
在古代,凡是宗教气息浓厚的地区,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是以神为主,神灵为高高在上的存在,凡人是卑微的羔羊,即便是现在文化昌明的时代,像中东等地区仍是神灵或者宗教左右着凡人。而在原平,神灵并未取得如此高的地位,其与人民的关系相对平等,甚至更低。
在原平的民间信仰中,所有的神灵都是围绕人为中心而存在的,神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稷建功。
神灵之所以被尊奉为神灵是有条件的。即在原平民间信仰中,神灵不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所谓的神通,而需要各司其职。即《广禅侯记》所云:“天道无私,而神灵有正,弥高举下,福善祸淫,作善除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分司列载,各有主焉”,这也就是前文所述正神的标准。
涂尔干认为“神乃是社会的自我神化,宗教通过一整套信仰体系和仪式实践,象征了超越个体的社会本身”。在原平民间信仰中所体现的所谓神灵是政府职能的衍生与补充。在现实世界中,作“弥高举下,福善祸淫,作善除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等工作的是国家政府部门。只有在政府工作出现纰漏或者无法深入的层面,神灵才会以出现,并被原平百姓要求“分司列载,各有主焉”这样有规则有秩序地工作。其实是民间对廉洁爱民的政府的期盼反映在思想文化上的映射此观点还有一例证,《重修关王庙记》(明,袁应春)云:“王之庙同城新,崞之人仰神佑,自是而雨暘,时年岁丰,边尘息,城郭安堵,万万年永保无虞也。然宰邑亦有责焉,果能饮冰茹药,轻徭薄赋,爱民事神,神其福之不测,神亦监之,是宰邑者之保民,犹神灵之赐也”。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原平民间信仰中包涵的孝道、司雨以及保卫家园的精神,使其朝拜活动非但没有危险性,反而对地方社会有序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明清政府对民间信仰的态度遵循“以神道设教”的原则,对神灵崇拜或是民间信仰也相对宽松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给于支持,此所谓《重修娄烦寺碑记》(清康熙**,王纬)中所言:“……先王设神教,使人入庙而思敬……故假祸福之说,以劝善惩恶……”
《重修后土圣母庙碑序》(清,无名氏)云:“人居之处莫不有神邸”,人与神的关系则是《重修五龙圣母歇马殿碑记》(大明隆庆二年,宣国士)所云“神依人而血食,人赖神而受神”。即在原平民间信仰中,神与人是互相依存的,神依赖人的供奉祭祀而生存,人依赖神灵的庇佑而得以安保,二者是合作关系,而并不是从属关系。
而之所以神需赖人而血食,是因为在原平民间信仰中的神,不像其他地区信仰中的神那样无所不能。在原平民间信仰中的神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的,《龙池重修碑记》(清道光二十六年,赵绍祖)云:“天池之滨,大江之渍,有神物也,益非常鳞,凡介匹俦矣。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由是观之,龙能兴云雨,必得天池、大江之水始,克沛甘霖,降音泽龙兴池,互相依仗者也。”
在这里原平古人已经将所谓神灵神通运行规律摸索清楚了,已经认识到所谓龙神不过是大气水循环,“上下于天,不难也”,也就有了“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龙为之”,此处所谓“龙神”的称谓也只是没有新名词来替换而已。由此,所谓的“龙神”再享受供奉,就显得稍微多余了,但人们仍旧供奉,也只是个传承。
修葺神龛庙宇,在其他地方可能主要是为了弘扬神灵等等,但是在原平,修葺神龛庙宇,完全是因为民众可怜所谓的神。
《重修盤道山文殊寺碑记》(清道光元年,武復亨)云:“既久风雨剥蚀,殊不堪以栖神”、《重修唐魏郑国公庙碑》(明,靳瑄)云:“乡人曰:人仰于神,神依于人,使不修葺,久则废为瓦砾之区,将何以妥神……”。这些言语都源于原平境内的各庙中的碑刻,从其中可以看出原平人民对神灵看的很透彻:神灵连自己的庙宇都庇护不了,又何以庇佑百姓,而百姓在富足之后,相议修葺庙宇,以免神灵遭受风雨侵蚀。这是人庇神,而非神庇人。
这些都只是我探查到的表相,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呢?是什么导致我先民产生与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信仰模式的呢?我将目光再次投向史书,希望它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