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老鼠的儿子不打洞!”(上)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肯定有许多人都听过,无论大江南北,我就是听我奶奶给我念叨过。但是到了高中在《过秦论》中不是还有一句话么?“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都能揭竿而起,最后星火燎原地推翻暴秦,我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工人的儿子,总不该以一个“鼠二代”自居吧?从社会学的角度说,这句话大谬矣。少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把人主观蛮横地划分等级,好像自己就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一般。我对此至今都是嗤之以鼻的态度。
大学毕业那年,我在一场学校招聘会上投递了一份简历给某个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国企公司。我爸爸也是那个集团公司工作的,是个普通的产业工人。我从小就对这家公司非常感兴趣,因为除了我爸还有另一个亲戚也在这家公司,还当过一段时间某个下属生产厂的厂长。虽然是亲朋好友的关系,但是我们家一直都没有向他祈求的帮助什么的。都是靠着父母的辛勤工作和勤俭持家过日子的,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我们刻骨铭心。受他们的影响,对于这家从小养育长大成人的公司,我一直怀有一种感激之情。感激他没有在“下岗大潮”中,让我爸“光荣”下岗,至少保住了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感谢他让我顺利地完成了大学教育,终于可以自力更生了。
我很幸运,经过了三轮的面试和筛选,顺利地被录取了,被分配在当时金桥加工区的车桥生产厂。和我爸成了同事的关系,他在当时的金山底盘制造厂,我们隶属同一家公司下的两家生产厂。
刚刚毕业,心比天高还踌躇满志的,憧憬着将来也规划着人生。老套路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新手,一定要经过三个月的车间实习。下放到第一线,体验和学习生产,我也不例外,被分配到了金属加工车间。跟着当时的车间工人们一起操作加工中心,生产汽车的转向节零部件。当时车间主任给我介绍说,我们的生产设备是中国最先进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花了单台2700万**从德国西门子进口的,全中国也只有四台。两台在北京数控机床研究所拆解仿造,另两台就在我们上海金桥的车间里投入实际生产中。当时我兴奋的不得了,几乎是贴在加工中心的有机玻璃上观看每一道加工的工序。有时还偷偷地学着师傅查看程序的步骤,调出当时对我还是天书一般存在的数控程序,记在笔记本上。现在想想,只能会心一笑了,感叹当时自己的天真幼稚。现在全部扔在我面前,我都不会再看一眼这无用的东西了,因为我懂得了比它更深层的一些东西了,已经毫无秘密可言了。言归正传,但是当时我还是十分稀罕它的,每次碰到维护维修的,总是会在维修工程师旁边递扳手或其它工具,就是为了要偷师。而那些老师傅更是牛得不行,年轻人还会给我偶尔科普两句。年纪大的老师傅,则直接不客气地冷嘲热讽,“百无一用是书生,还要靠我们养着你们。一进来就比我们工资高啊”。不咸不淡的话,我到现在还记着呢,但是人却已经忘了名字了。我想说工资高那是政策的关系,其实也不高,当时07、08年的时候到手比现在规定的最低工资还要低许多呢,可见他们当时的收入是多么可怜的。但是他漏说三种收入:一是产量奖金,这是生产工人才会有的浮动奖金,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美其名曰是“储备干部”编制,所以不享受这奖金,我觉得其实就是“廉价劳动力”。第二呢,是加班费,政策如前,也没有。第三呢,是中班和夜班的津贴,这个更没有。所以如果把所有的收入都计算在内的话,他们其实比我们实习的小大学生要高得多呢,我算过的当时至少是两倍。特别是那群无敌的“机修师”,属于维护正常产能的救火队员,停线一个小时,那就是大事情啊。等着对面某个美国大车企的投诉PCR报告了!有了这个报告那就会让车间主任很不舒服,那么他手下的大小班组长都不要舒服了,等着扣奖金吧。所以各个班组长对他们也是礼遇有加,烟酒孝敬从来没有中断过,唯独害怕得罪他们,把小事放大,大事么就直接放弃“治疗”了。供养着,混个脸熟心情好的,在抢修的时候多照顾一下自己的生产线就行了。所以平时这群“骄兵悍将”的,除了厂长和车间主任,谁都不放在眼里也是正常的。欺负欺负新人小大学生也是常态了。
当时“跳槽”一词在我的字典里肯定是没有的!学艺未精,我何以谋生呢?谁会要一个啥也不会的小白菜鸟去公司再次花费时间金钱的培养呢?毕竟公司不是学校,那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存在,我只能忍着呗。夹紧尾巴,小心翼翼地学着当时觉得很不得了的无用之术。
当时所谓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学校里有老师教、有书可以看,完全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不分主次东看一点西看一点,毫无关联和规律可循。不懂就去问,甚至是向生产线上的工人师傅请教都是有可能的。从象牙塔里出来,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不堪大用”,学的理论知识和一些设计用的软件工具,在现实的超级先进和复杂的设备面前根本就无从下手。三个月的车间实习转瞬即逝,不少和我一同进来的同事已经被调到办公室实习。有的去了底楼的车间办公室、有的去了二楼的物流部、质量部和生产计划部,每天都有。而我的运气比较“好”,被车间主任委派去支援“边疆建设”……唯一的一条油漆流水线的车间帮忙锻炼……
油漆车间的工作除了气味熏人和闷热难受之外,工作量还算轻松。一天的工作量顶多只有三个小时左右,同事阿姨们对待我非常照顾,时常给我她们带来的点心和饼干吃。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干完之后,坐在车间门口不知道谁放在那里的破旧的躺椅和转椅上聊天。原来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我们公司并购了的一家公司来的。正值当时是07、08的金融危机时刻,“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约谈他们让他们买断回家。而他们觉得价钱实在是太便宜了,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要求,公司也没有其它的工作可以安排给他们,就把他们临时安排在了这间不久之后就要会因为环保超标会被强行拆除的油漆车间里了。正如车间领导告诉我的一样,那里都是“老弱妇孺”的,真的需要一个年轻的壮劳力,真的不是让我来“学习”的,而是来“锻炼身体”的。
我很同情他们的遭遇,每个人基本都是在原单位干了十几二十年的,一朝被我们公司收购,哪怕曾贵为副车间主任的干部也遭遇“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的窘境。他们的副班长“老杨”同志,就是如此。他一直给我念叨他当时在原单位的风光时刻,眼神里满是怀念语气里满是不甘,引得他的同事们都唏嘘不已,顾影自怜的。老杨对我提出了的殷切的期望,希望我有朝一日混出头了,能照顾一下他们这批从别的单位并进来的“小妈养的”同事。还告诉我许多“为官之道”和“高升秘籍”,希望对我将来的仕途有所帮助。还有油漆工“孙哥”,他来在“江湖”,十六岁就辍学出来混社会了。在厦门、深圳、广州等地都有他的事迹和传说,局子里从来就是常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他给我普及了混社会的经验,甚至是一套“黑话”……他的理论是“不识字走遍天下,不识人头寸步难行”。每天周而复始,每周都是如此,一周早班下一周中班,我都忘了我是来实习的了。习惯了这种简单而又平凡的工作,也没有和一起进来的同届同事们再碰过头了。因为油漆车间独立于其他车间,味道刺鼻又辣眼睛的,无人愿意来踏足。
只有一个一同进来的女同事“瑶姐”,她比我大一个月,所以我称呼她一声“姐”。她运气比较好,进来实习就跟着采购部,学习采购流程。因为油漆车间的设备老化严重,需要不断采购一些配件保证维修,所以与采购部门联系比较频繁。她看到我在现场的样子都愣了,我也是。相互寒暄几句,互相问候几句基本没有什么更深入的交流了。她倒是为我鸣不平,说我是同届进来后唯一没有进入到办公室实习的大学生了。我很惊讶,不对啊,还有两个在金加工车间呢,也在翻班啊。得知一个考了研究生,另一个考了他家乡的公务员都已经辞职离开了……所以我真的成了唯一了。和他们从认识到离开,交流了还没几句话就成陌路了。我能说什么呢,恭喜他们脱离苦海吧。但是我也开始心里不平衡,我自问从实习至今已经超过了大半年了,三个月在金加工车间,三个月在油漆车间一如既往兢兢业业,为什么我感觉像是被抛弃了一般,无人对我问津过?……招一个普通工人不好吗?成本比我还要低的,为何招我却把我“流放”到“苦寒之地”?唏嘘几句,我们相互道别了。后来因为她工作的需要,不定时会来油漆车间,向我通知一些动向和信息。又是三个月,总共九个月的实习了,从夏天干到冬天,送走春天踏入初夏,身上的工作服换了一套又一套,满身的油漆味。我当时已经在考虑辞职了,想找一份有价值的工作,至少是一些真的能有东西可学的工作了。也逐渐地对后面的实习不抱希望了,只想在车间拆掉前太太平平地能另寻他就。但是天意弄人,在我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我收到了通知去“生产科”报到。
生产科的全称是“计划生产科”,不同于车间办公室,它更偏向于管理工作。油漆车间的同事们,恭喜我“高升”脱离苦海,没必要跟他们一同等死……老杨和孙哥更是激动,希望我记住他们的话,能在将来混出个名堂来。没想到,他们一语成谶,在我离开一个月后,他们也被要求买断了。老杨走的很不甘心,据说和HR部门大吵了一架因为补偿的事情。孙哥是劳务派遣工,也没有太多的补偿,走得很爽快。阿姨们呢,虽然不甘但也受够了低人一等的待遇,这次算是解脱了……除了老杨和孙哥,我特地在油漆线拆之前去找了她们,跟她们最后道别。后来,直到现在再也没有见过她们。我之后经历过很多的公司,也遇到过各种不顺心的事情,当然也有让我骄傲的时刻,但是每每回想过去的种种。我最怀念的就是那时在油漆车间的半年经历,没有压力、也没有希望、更没有勾心斗角,平淡而宁静,忙碌又自由。简单不做作,难怪我还会梦到那时的情景。令人扼腕的,一个对我很好的胖阿姨,在买断后被检出了肝癌,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走了……还有一个铲车工,老王师傅,买断后一次喝酒突然脑溢血,也离开了。这些都是我在生产科工作的时候,隔壁的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告诉我的……这可能就是命数吧,愿他们安息,至少天堂不需要再闻难以忍受的油漆味了。
有句话说“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不吃素”,这是金加工车间主任送给我的一句话。在我被上调至生产科之前,他找我谈话的时候说的。他也实话实说,当时真的没有位置留给我们这批被招进来的大学生新兵蛋子。金融危机,不裁员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如何培养我们呢?我们公司是生产密集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什么自主的技术可言,唯一挨得上边的就是设备维修了。他知道我对设备很感兴趣,但是维修部门已经人满为患了,实在把我挤不进去了,只能“委屈”我去油漆车间帮个忙了。推荐我去生产科的人是他,他希望给我一个更高的平台能够施展拳脚,还有就是记住底下工人的辛苦,今后做个能“体恤民情”的好领导,如果能有这一天的话……他的话我一直记到现在,也影响了我后来的所有决定,无论哪里我的决定一定会偏向现场的工作人员,不会去迎合上层的一意孤行,也得罪了很多人,但也帮助了很多人。因为我真的体验过,深知底层工人的不易。后来有“幸”,再次被发配“边疆”戍边,也是因为我恪守了这个原则,被背了“黑锅”,担下了所有的责任。二次下放锻炼,降薪降职。照顾我的依然是车间的同事们,还有工人师傅们,当然来看望我的还是只有“瑶姐”。这些发生在生产科里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不会原谅他们,因为我恪尽职守,以一己之力填掉了一个巨大的管理漏洞!触痛了某些利益群体,以自己的前途为代价,含恨离开了公司。也感谢那段经历,我从此走上了一条自力更生的技术立身的道理,活得反而比曾经好得太多了。如果再让我回到从前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上报公开某些东西的。因为我不想更不会让兢兢业业的员工,无端的成为替罪羔羊。这些都是后话了……哪个刚踏上社会没有被教训过呢?所谓磨去棱角,圆滑处世,就是这个经历吧。只是有的人不仅圆滑了,还丢了一样东西——傲骨,唯利是图罢了,没有了下限。我觉得,圆滑只该在表象,傲气要不得,但吸进骨髓里那就是傲骨了!棱角可以被磨平,傲骨却是“查克拉”的源泉,披荆斩棘战胜困难的根本。您品,细细品,看看身边真正“呼风唤雨”的大神级人物,是不是这样的?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