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尕舅舅的爱情流星一样灿烂辉煌 (1 / 6)
我的亲娘舅推测说,你尕舅舅应该就是从那个信里得到了的详细指令。这个指令的内容我和你巴吉玛在后来的许多年里反复分析,我们的结论是,指令要求他为一些被打散的抗联残余部队做好前往苏俄进行休整的准备,当然也许还有另外一些更重要更详细更具体的指令。
在那天喝酒的时候,我的亲娘舅和贡舅舅聊天曾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贡舅舅眨眨眼睛对我说: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一直以为,日本鬼子关东军对抗联的清剿与封锁相结合的手段是极其残酷的,但又的确是比较成功的,从军事意义上来看尤其如此。连抗联名将周保中都被迫去了苏俄,更不用细数抗联在那几年牺牲的高级将领、著名将领有多少了——像***、赵尚志、赵一曼等等。抗联在东北抗战中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是一回事,而抗联所经历的惨痛教训是另一回事,偏废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尊重东北抗联的历史或者是不客观、有失偏颇的妄评。
你知道吗,穷凶极恶的日本关东军是足足的七十万,伪满皇协军虽然只有十五万人,可武器装备却要大大好于其他由日本占领、统治地区的伪军,那些伪军是没有任何重装备的,可伪满的皇协军不仅有,还非常精良。而缺粮少弹几乎完全没有后勤的抗联有多少兵力呢?其巅峰时期的总兵力也就只有三万多。兵力比是八十五比三!
他还提到这样一个细节,说是曾获得准确消息称,抗战胜利后,中共最高领袖曾在延安当面问周保中将军,如果你们没撤到苏俄,结果会怎样?周保中直言不讳回答,应该没有一个士兵能够存活下来。
贡舅舅还特别提到,就情报战线来说,日本关东军占据绝对优势。他们派出大量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对抗联进行大面积渗透,开展地下缜密细致的瓦解、策反,在抗联内部寻找自己的代理人物,许以种种优渥条件加以诱惑,尤其是针对抗联高层开展具有强烈针对性的心理作战,所获颇丰。所有这些与条件艰苦卓绝的抗联日常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诱惑效果尤其明显。所有这些在后来的双方战场上的胜负对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突破作用。
反观抗联,由于没有统一的作战指挥系统,也就没有了统一的专业情报和反间谍部门及相关的安排与有效指挥,同时也就给关东军的情报机构留下了巨大的可利用空间,再加上关东军针对性很强的具体缜密的措施,彻底切断了抗联与延安的联系,抗联长期与对战争艺术——尤其是游击战熟稔的中共中央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失联也就等于没有了主心骨,也就没有了战略上的长远规划与具体指导。
至于抗联的专业情报人员几乎是个空白不说,反策反、反间谍的工作几乎无从谈起。现代战争中,一方有全面系统缜密的情报工作布置且效率很高,而另一方则几乎为零,孰优孰劣应该一目了然。
1943年进入冬季以后,东北境内抗联就差不多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战役类动作了,整体上处于绝对劣势。以日本关东军的眼光研判,东三省的军事形势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贡舅舅据此认为,这就意味着,在东三省敌我态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质的转变,这也就是抗联余部不得不逃往苏俄进行休整的根本原因。
亲娘舅很讨厌“逃往”这个词儿,却又自感辩驳无力,就说,用词不要那么尖酸刻薄好不好。
贡舅舅不搭腔。他接着说,这和日本人经略东北多年直接相关。日本人进入东北后,在日俄战争前期就已经开始了对东北人文及地理、气候环境的深入探查与研讨,甚至还要更早。也就是说,日本人对东北的风土人情世故、地理气候环境等各种资源掌握得极为精准,且在战争中应用得当。另外,抗联因急于壮大而收编的部队成份过于复杂,颇有饥不择食的意味,其中不乏流寇悍匪之类,这些几乎完全没有政治立场与节操的人物自然也就成了关东军间谍实施从抗联内部突破的重点。
再从指挥系统和后勤补给的角度看,抗联不仅没有强大的后勤补给基地,还没有坚强有力可靠统一的核心指挥机构,导致内部纷争持续不休,叛徒汉奸层出不穷。相互之间又各自为战,不能形成统一的战略部署,统一步调,协同作战,这也是抗联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
贡舅舅的这些观点,不仅听来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有关抗联的传统印象。虽然我也承认贡舅舅的观点有他自己的主观意识,但这对我来说,毕竟充满了新鲜感和从未有过的视角。
我亲娘舅卡巴卡巴眼儿,感觉自己接不上这个话茬了,就又吸了一口骆驼——这是1996年贡舅舅回来探亲时这兄弟俩酒后聊天的事。写在这里也是想作为下面这段故事的一个背景,还是接着1961年巴吉玛的那个话茬儿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