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我的巴吉玛如是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我的巴吉玛如是说—— (1 / 2)
        巴吉玛的回忆大致证实了这个说法。

        巴吉玛曾经说过这么一个档子事儿——大概是那年农历九月中旬之初——也就是1943年秋冬前,长春已经过了寒露节气,街面上到处都是各种杂色落叶,北风一起,就刮得满大街胡飞乱舞,很多人已经穿上了薄冬装。到了下午,阳光挺好的,你舅妈和你额娘正在院里渍酸菜,晒腌咸菜用的萝卜条儿。铺子里有几个客人正在挑选过冬的皮衣料子、皮帽、围脖、手套之类,其中还有三位女客人。三位女客人都非常年轻,也就二十琅铛岁不到的模样,嘀嘀咕咕叽叽嘎嘎有说有笑,挺热闹,看样子都是有班上的女子,那年头这样的女孩子在长春街面上可谓凤毛麟角。你尕舅舅恰好在这时候回了铺子。三位女客中一位个头稍高、皮肤嫩白、长相俊俏的姑娘笑盈盈地走到你尕舅舅跟前,似有意又似无意地问:先生,听一位外号叫“颜良孙”的先生介绍说,你家熟的皮子活儿很讲究,阴雨雪天没味不说,还不生虫子不掉毛,是真的吗?

        你尕舅舅一愣,稍显紧张:这话应该不假吧,可我们不接外来的生皮货儿,只加工自己选购的。

        那小女子又问:我多给二、三成的加工费还不行吗?

        你尕舅舅不说话了,就那么死死盯着人家看。

        那小女子反倒落落大方:那就请你来开价——我绝不讨价还价。

        你尕舅舅还是不搭话茬儿,低着头就往铺子外头走。

        巴吉玛说,后来仔细琢磨琢磨,那几句看似普普通通、好像是买卖者之间的对话,实则多半是他们约定好的接头暗号。

        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好像不太简单。因为你尕舅舅从不插手铺子里的买卖。他和那姑娘出去了一小会儿——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吧。

        那小女子先回到铺子里招呼她的另二个女伴,急匆匆地走了。出门没几步又齐齐转回头向你尕舅舅看,然后三个小女子又叽叽嘎嘎笑了个一塌糊涂,又说又笑地走远了。

        你尕舅舅等她们走了就对我说,那姑娘回去取她要熟的生鹿皮,一会就回来。叔叔,咱咋收她的加工费才好?

        我笑了,还故意对他眨眨眼——我这一笑,你尕舅舅的脸马上就红得跟猴腚似的,他在嗓子眼里嘟嘟囔囔:叔叔别没正正正正经啊——我这可是在给咱家铺子招揽生意呢。

        我不言声,还是那样“带滋味”地笑着看他,这下可就把他看毛愣了(当地俚语,意为被看穿或自我感觉心虚)——叔叔说吧,咱和人家要多少(钱)合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