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伪满国”时期的长春 (2 / 7)
据说,由于日伪的教职员工甄别机构不止一次对我的亲娘舅进行过政治态度评估,结论都是“政治态度有严重的反日满倾向”,只是从未抓到过任何有真凭实据的把抦。
我的亲娘舅和我说,日本在九·一八之后不久,就偷偷把浦仪从天津弄到了长春,仅仅过了不到半年就建立了伪“满洲国”。刚一开始是所谓的“共和制”,浦仪出任傀儡“执政”。没过多久,日本人发现中国百姓——尤其是(新京)长春的中国百姓对这个伪“满洲国”反应极冷淡,只好另做了个摆不上桌面见不得人的打算,索性就着这个名为“共和”的破锅又炒了把馊饭,改称“满洲帝国”,让浦仪称帝。这对溥仪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大好事”,算是“成功复辟”了,虽然自己当了走狗整个满洲国还是日本人说了算,却仍有为数不少前清遗老遗少们闻此后纷纷从北京、天津及全国各地赶来凑热闹,似乎都想从这个伪满洲国“儿朝廷”分享一份其老祖宗曾经享用过的“大清朝廷之高官厚禄”,有一大票人明明早已经把脑袋后边的小辨子剪掉了,却还要再弄个假小辨儿重新装扮上,在新京(长春)宽城子一带(伪皇宫所在地)的街面上招摇过市。
从1934年春节前,在老宽城子的伪皇宫举行伪皇帝登基大典那条街的街面上就有那么些前清遗老遗少们天天在那儿穷逛荡,瞎转悠,卯足劲儿穷嘚瑟。鬼火一样到处瞎绕活。这帮“鬼魂”多半由于没有门路向伪朝廷引荐,故意想引起过往此地的伪朝廷官员们的注意吧。
我的亲娘舅说,他们中学初一有几个愣头青少年就专门跑到那儿戏弄那些装模作样没脸没皮的遗老遗少。用这些少年们自己的话说“既是找乐子,更是想戏弄戏弄那些老老少少都不要脸的猪狗不如的杂碎。”主要目标就是那些人后脑勺上撅撅着的小辨子,因为绝大多数是假的,上手一薅就掉了。在那个瞬间,遗老遗少们傻傻地愣在那儿不知所措,少年们却哄笑着一溜烟早已跑出好远。
有位遗老,据说是个光绪一朝的候补员外郞(已经考取功名,等待替补官职者),已经七十多岁了,偏偏他脑袋后边的小辨子是真的,可无论怎么看上去却活脱脱是个假的,骨灰白和土灰黑掺杂在一起,小孩子小手指头粗细,可怜巴叽的在脑袋后边撅达过来撅达过去。少年冲上去一跳再猛力一揪,没揪下来,却把老东西吓出了一身冷汗,痛得呲牙裂嘴,魂飞魄散一般。还没醒过神来,那少年又蹦起来恶狠狠薅了一把,这下子,老东西就抗不住了,连痛带吓,一下子就晕厥在当街。
三个十几岁的少年也吓傻了,呆呆伫在那儿不知所措,很快就让伪警察带走了。
当时在长春的街头,伪警察常见,一身黑制服,冷眼看上去挺乍眼。用长春老百姓的话说:一搭眼儿就觉得“狠歹歹的”(东北俚语,歹读呆)。日本鬼子的宪兵虽然不常见,但也时不时能在街面上投下他们凶神恶煞的鬼影子。
我的亲娘舅说,幸亏是伪警察要是让日本宪兵抓住那三个少年,不然可就毁了。据称,伪警察的权力还真不小呢,治安处罚心黑手辣,对任何所谓有“反日反满倾向”的言行举动都毫不心慈手软。
我的亲娘舅自己主动去把他们保了出来。那仨少年也挺有意思,伪警察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居然说,就是看着那老东西脑袋上撅撅个熊了巴叽的玩意儿不“娱作”、不舒坦,想逗他玩玩儿,找个乐子。
伪警察一时间也不知所措,这是反满抗日呢,还是小崽子们淘气找乐子?
保释金是我的亲娘舅自己掏的腰包。我的亲娘舅说,那可是合整整十八块现大洋啊——我那可是二、三年才好不容易攒下的那么点体己私房钱几乎掏了个干净。
晚上他和我的巴吉玛边喝酒边拿这事儿嘎哒牙儿当下酒菜儿。我舅妈听了也跟着嘎嘎笑,顺手抄起酒杯,咕咚咕咚连掫三大杯,舅妈的说法是:这仨臭小子闹的这出挺有意思,比看猪八戒背媳妇还热闹、还招笑儿。那十八块钱娘子我给你补上。
那三个少年后来我曾经见过两个,一个在吉林省公安厅担任一个部门的领导,一个在长春市一家国营大厂任厂党高官,在六十年代那可是纯正的高干,一个行政十一级,一个十二级。
我的亲娘舅过55岁生日那天他们俩是一起来的,从他们口中得知另一位在锦州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时牺牲了,当时已经是东北民主联军的一位团副参谋长,牺牲时还不满25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