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小镇和我家的往事 (2 / 2)
镇上的人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私下里悄悄称呼巴吉玛为“观爷”,暗含观音菩萨之意,谁都明白可就是不明说,满满的恭敬尊重之意。
贡家巴吉玛,镇上人暗中称其为“老散爷爷”,绰号“大散仙”之隐谓也,同样满含敬意。
巴吉玛的生活智慧还远远不止这些。1959年刚过春节他就弄来了十只家兔,二公八母,自己家留了五只给贡家送去五只。他还自己和贡家巴吉玛一起动手,做了好多的木制兔子小板笼。怕放养的兔子掏洞弄坏院子里的地,就这样两家一起养起了兔子。额娘和舅妈一有空就出去夏天薅草秋天划拉树叶子,舅妈手脚麻利又勤快,我的额娘却有点娇气也懒点。可她不好意思让舅妈自己去野外割草,就不那么情愿地陪着舅妈。这姑嫂二人一个人手上一把小镰刀,一个长绳,再带上一个用旧床单撕两半的小披肩,就结伴去打兔草。
那年放暑假,姑嫂又出去打兔草那天天气非常热还晒得厉害。
有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块喝酒,不知怎么就说起了这段——
舅妈说,你额娘怕晒黑皮肤不好看,就用那个半拉床单遮了脑袋,闭着眼瞎划拉。她不会偷懒,却会耍尖。一样一往家背草,我能背个四、五十斤,你额娘最多也就背个二、三十斤。记得当时我已经五十岁上下,你额娘还不到四十岁。青草划拉够了,就拢把拢把码成垛,再用小绳捆好,把半拉床单往头和肩上一搭。背上草垛就往回蹽。快到家了,也就离咱家半里地吧,我一抬头,吓了我一大跳,从你额娘的草垛里钻出一条小姆哥粗细的“铁树皮”来。小三角脑袋儿一伸一缩,黑紫黑紫的小蛇信子一吐八探,就在你额娘的左脸边上。你额娘最怕这玩意儿了,我如果告诉她,我怕她的反应太大惊着那小东西,再把你额娘咬着,那可就麻烦大了。我就抽出镰刀,慢慢把刀尖探过去,再瞅准蛇脖子,轻轻一搂,那小东西的小脑袋就落了下来。还喷出点的血来,都洒在你额娘半边小脸蛋上,可她满脸滚淌着不少的香汗,压根就没感觉出来。进了院放下草垛,你额娘擦汗的时候在小汗巾上看见了几滴有点儿暗红的血渍才让她大吃一惊。她转脸看看我,我笑笑,轻描淡写:一只小青蛙,我刚弄死。
舅妈说得轻巧,可实际却并不那么简单,没有好功底好身手就压根没门儿。分寸感、力度感差一丁点也不可能做得到——那可是紧贴着我额娘颈部的主动脉呀。
“铁树皮”是当地对一种体型较小毒性也相对较小的蝮蛇的俗称。
恰巧你额娘一低头看见那小草垛里好像有什么在蛊涌(当地俗语意为蠕动),就瞪圆了眼睛小心翼翼地轻轻扒开一看,猛地尖叫。草堆里一条没了脑袋的“铁树皮”还在扭曲着挣扎……你额娘两眼一翻居然晕了过去。可把我吓惨了,忍不住大哭起来。这下麻烦可大了去了,你巴吉玛冲我瞪眼,你舅舅冲着我大呼小叫,自打那天我差不多有小十天都不得消停……你这额娘啊,那真叫一矫情——都是你巴吉玛、你亲娘舅惯的。
我在旁边心里悄然暗笑着嘀咕,你就没份儿么?
那天我骑着巴吉玛的自行车去县里看考试成绩,正好是下午回来,和院子里大呼小叫的这一帮遇了个正着。大家七手八脚把额娘抬进屋,舅妈又是掐人中又是喂水,忙活好一阵,额娘才醒过来。
“你额娘一睁眼就满处踅摸——她在找我。然后对巴吉玛和亲娘舅一顿哈唬(在这是训斥之意):你们瞎咋呼个啥?不是咱嫂子,我就让这条小破长虫给体腾(祸害、伤害之意)了。”
说着就亲亲热热地拉过舅妈的手。那天除了我和舅妈,额娘对谁都黑着脸。
吃晚饭的时候,额娘放下自己的酒杯,听说舅妈故意把“铁树皮”说成“小青蛙”,冲舅妈一跺脚,你这老东西的坏心眼咋就那么多。说着还把舅妈的酒杯又“哗哗”倒满,往舅妈的嘴上狠狠一怼,咬牙切齿地说,灌死你。边上的亲娘舅帮腔,对!灌死这个“尜尜坏”的老娘们儿。
巴吉玛在那段时间,每天巡山回来也一定背五、六十斤的新鲜草喂两家的兔子。我们谁也没弄明白这到底为了个啥。可少粮没油缺吃短喝的艰难一开始,很多乡邻都闹起了浮肿病的时候,家人就明白了我巴吉玛的良苦用心。兔子的繁殖能力极强,饲养简单。转过年到了春末夏初,我家就有了足够吃的兔子肉享受。也就满足了维持身体对于脂肪和高蛋白的基本需求。记得我家兔子最多的时候是在1961年,超过一百多只,每到“放遛”的时候满院子到处是乱跑撒欢儿的各色兔子。
每隔一段日子,巴吉玛就轮流把邻里邻居闹浮肿特严重的老头儿、老太太们家里吃一顿管饱的“兔肉大餐”。所有吃的兔子都是贡家和我家一块出的。
我和舅妈、我额娘敲杀兔子扒兔皮的手法老“溜”了。炖兔子肉舅妈炖的味道最好,熏酱兔头我和额娘最拿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