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我的青葱岁月 (1 / 5)
我的青葱岁月
沈阳那个厂名和每天第一缕阳光紧密相连的军工大厂记是我永远的青春驻地。
1958年,我考上了县第一中学;1961年,我考上了抚顺一所在省内很有名气的技工学校,学习钳工专业,这在那个小镇是很惹人羡慕的事。可学了一个半学年,这所技工学校就下马停办了,这在那个时期,类似的情况很多。我们这一批技校学生提前分配,我的运气不错,分配到了沈阳一家全国著名的军工大厂。那年,才刚刚十七岁
厂里有位名气非常大的老钳工技师收我作了徒弟。那天他在我们这二十六个新工人面前转了好几圈,最后就盯着我看,看得我心里直发毛。他非常突然地伸出手指了指我,对管我们这帮新工人的头儿说,我就要这小子吧。说完一扭身就走了。那头儿低眉顺眼极谦恭地跟在这小老头儿屁股后头:刘师付,你就再挑几个吧,哪怕就再挑一个呢。那小老头儿一声不吱,一转身吸溜着旱烟袋锅儿,喷着云吐着雾就拧搭出去了。
那天下午他问我,你怎么叫了这么个有怪怪的名字?我回答说,图赫是我家祖宗留下的口头语言,意思是忠实憨厚。老爷点点头说,你可别辜负了你家老辈子对你的这份厚德美意。
这是个又瘦又矮又古怪的小老头儿。
他叫刘信。是在伪满时期和日本技师学的钳工技术,他带出了不少徒弟,这些徒弟只要人家一听说是刘信带出来的人就格外高看一眼。有好几个还当上工长、工人技师,这些徒弟也同样带出了不少徒弟,且全是绝对技术骨干。我师父刘信在这厂里徒子徒孙成群结队,其威信、人缘儿可想而知。我也在不知不觉中长了辈份,经常有厂里大大小小的工友人前人后地叫我小师叔。
那个时候的师徒关系和现在比,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师父就是又一个妥妥儿的亲爹;徒弟呢,没二话,就是个一般无二的亲儿子。
我师父最出名的是三手绝活,一是读图纸,他总能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甚至能找出图纸本身的错误;二是用螺丝刀贴上去听机器运转声,单凭声音他就能非常准确判断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三是纯手工加工高精密度的配件,很多配件的加工精度几乎都属前所未有。
说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吧——
咱厂二车间有台当年苏联进口的高精度机床,据厂里的老工人们说,那台机床花了咱国家老鼻子钱——折合成**足有六十车皮的熊岳特级苹果呢——那可是三千多吨呀。因此说它是厂里的宝贝也不为过。
1958年进口的时候还派来了一位苏联专家,安装的时候,咱六木老头带着我师父一直跟在那专家后面。试车那天却出了意外,车床就是启动不了,那专家急得满头大汗,却怎么也弄不明白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仔细查找,我师父提醒他,原来是车床固定后的水平精度不够。
我师父从工装口袋里摸出一个精致的新锣栓垫,往专家手上一扔,指指车床下部一个隐蔽的底脚固定锣栓口,示意——把这个加上。
这就是说,师父对这些早就看在眼里并悄悄作好了准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