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我的巴吉玛——草根奇人 (2 / 2)
据此,我的巴吉玛断定契丹王朝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设立史官,更不太可能有创立文字的辉煌。否则这些就无法解释。
我的恩师、作家金河先生曾经下了很大的精力和功夫专门寻找研究契丹族文化及关于文字及族史脉络、族文化的各种踪迹,历时多年收获却几乎为零。他曾数次慨叹,那么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怎么就踪影难寻难觅了呢?他自己集存亲笔抄录的相关资料索引类卡片就足足塞满了好几大抽屉。
至今仍然深感遗憾的是,关于我的家族部落我却从未向金河老师吐露过一个字,我特别恐惧他刨根问底儿,而我自己也更没有正面回答任何质疑的底气。
虽然这个命运多舛的契丹族曾经有过关于创立文字的种种说法,但至今在浩瀚如烟海的史料中仍然没有确切的遗留痕迹可供考究。即使契丹族曾经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中的地位有过那般灿烂的赫赫威名,仍然逃脱不了在华夏雄浑壮阔的历史文明长歌中连一个响亮音符的回音也难感觉到的难堪——这是历史进程中的幸或不幸拟或是历史规律使然呢?
朝阳那么丰厚的红山文化和朝阳地区远古文化遗留中却寻觅不到丁点儿与契丹文化相关的痕迹仅仅是巧合?
我的巴吉玛还有一个用他自己话说是“上不了台面的小故故钮儿(民间俚语,其意类似‘小机关’)”,他说,在他看来现在的辽宁就和契丹有着某种尚难以确定的关系,所谓“辽”是契丹在秦汉时期的“国号”,有种说法是契丹最初是在辽河一带建立自己的王朝基业,故以“辽”为国名。他曾经开玩笑似地说,这辽宁还兴许真就是咱家老祖宗的龙兴之地呢。但在他的内心却根本不认同这个说法,甚至认为那仅仅是历史学究们一种好奇的假定,连耶律阿保机们究竟是不是和契丹族后裔到底和契丹族有没有血统传承他都认为也有必要仔细考究。虽然史学界早有定论,认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或阜新应该就是契丹族的起源之地,但巴吉玛却从未认可。他的说法是,云南就有一些少数民族、还有蒙古的达斡尔族已经从基因上确定为契丹族后裔,这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奇异看法。
巴吉玛认为,这也和契丹王朝喜四处征伐好夺占外族领地的民族个性关联密切。这些契丹族的血缘基因留存一定和这些契丹族战士是为发动攻城略地的战争孑遗直接相关,没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个性也就没有文化基因的传承也就等于没有了民族血统传承的“根”或“魂”。我的契丹祖先家族部落中那些仅有的人类特质基因留存却没有任何民族特征和文化基因留存的特质和我们这个家族部落后来的命运何其相似乃尔。
而契丹这个称谓的原意为“镔铁”之说——契丹是口语音译,“镔铁”是汉语释义既本意,却得到巴吉玛的高度认可。因为在他看来,镔铁是古时精炼之后的铁,且还能进行复杂的錾、刻等再加工,非常接近契丹民族的内在气质。他曾用调侃的语气反问我,谁让那时候没有“钢”那么一说还没有“钢”那么个玩意儿呢。
他恰恰据此认为契丹始祖的发源之地应该是陕西、甘肃、宁夏或整个大西北更加广袤的地域。他认为,只有荒凉、广袤、野性这三大特征相辅相成,才是古老的契丹民族成就血性激昂的基因之本源。而东北则属“三缺一”,和荒凉搭不上边儿,像北大荒,荒归荒,但其它资源却丰饶富庶,如物产、矿业资源、相对先进的农耕技术等,所谓“荒”,应该主要是指“人荒”,虽地域广袤辽阔,却人烟稀少。
巴吉玛对于这些纷繁复杂的东北少数民族沿革历史话题总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他甚至还言之凿凿,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后,他们开始从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中寻找自己的民族出处,也就是企图给自己的民族寻求生身立命所必须的民族自信。于是他们先从有关本民族起源的传说起步探索——有三个仙女在长白湖中沐浴之时,其中最小的老三的头上有只神鸟停留并往她嘴里送进去一颗鲜红的果子,老三因此怀孕,生养了这个民族的第一代祖先,于是乎就有了这个逐水草而生喜渔猎的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以后的生息繁衍。
说到这个话题,巴吉玛总是笑言,这个满(洲)族头一位老祖宗是和啥玩意儿“揍”出来的后代呀?和大树还是和石头?还是什么山猫野兽?这位老祖宗凭一已之力就能生养后代?没有老娘们儿或一个老爷们的话就算是个老娘们儿咋个生养法?这就和《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喝了子母河的水就怀了崽子似的,连猪八戒都忍不住打哈哈笑问——俺可在哪里开得产门呢?
这和汉族历代诸多皇帝佬儿们为自己第一代开国天子的出处寻找传奇故事的做法如出一辙,首先一定要给自己开创新皇朝、建立新皇权霸业的“天子”千方百计找到一个金光灿烂、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子宫,否则就妄称天子,这个天子就有可能名不正、言不顺,难以威服天下,因此这个子宫就必须自带金光四射,耀眼夺目的传奇光环,至于精子何来倒显得无关紧要,甚至各种鸟兽蛇虫均可不吝。显然这也带有相当成份的母系社会与农耕文明的痕迹残留。最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个生命孕育过程中男欢女爱的“造人”戏码被完全忽略,连是不是生殖器官在发生作用都无关紧要,是否出于荷尔蒙激发的本能则更无关联甚或出于某种极为怪异、偶然甚至是与性无关的强制或偶然被迫的“性”交集,于是这个伟大的传奇子宫的受孕过程也就变得格外不靠谱的离奇。
努尔哈赤派出人马到处寻找这个在传说中名叫长白的湖泊。最后在长白山找到了天池。我的巴吉玛说,这是努尔哈赤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名正言顺且金光闪耀的民族出处,或者说,这是满(洲)族后金政权的创立者在确立自己的民族自信。
巴吉玛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感觉他老人家曾经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骤然升华,如同一个渊博的史、哲大家。有趣的是就在若干年之后,我网上看到由著名学者所写的文章,其要义居然和我的巴吉玛的说法极其相似。不同的是文中特别提到满族这个称谓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才在新中国创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我的巴吉玛没有、也不可能说到这样深度的层面。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巴吉玛在讲这些个人主观色彩极为浓郁的说法的时候和他平时神采飞扬讲故事或“侃段子”时表情丰富至极的样子完全是两码事,严肃且认真,表情庄重肃穆,语速平稳。言语中不曾吐出一个不干不净的东北方言式的各种花样翻新的“埋汰嗑儿、脏烂词儿”。
我要讲的这个故事中会出现许多仅属于我的家族部落独有的语言——主要是名词类,再现这些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某些曾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和我的家人一样,想把这个“曾经”尽量真实准确地记录在案,千万不要让它早早就像一滴雨水遗落在时间的汪洋大海里那样,从此杳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