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基业初创(下) (1 / 2)
至于李虎和张文政两个目前帮不上忙,整日里也无所适事的人,则被秦天分派:带些人潜回永新县,将那批书籍和100公斤海洛英取回来,另外,再探探马家庄的动静。虽然,现在还不能铲平它,并不是说将来也不能!秦天可是将马家庄在心中列为不赦的!
李虎和张文政花了一个多月,将秦天需要的东西取了回来,也探听到马家庄经过那夜后,虽受重创,但凭借有个在宋廷当官的舅舅——安丙,马林(马家庄三兄弟最后一个,那夜不在庄中。)重建了山庄。马林还发出江湖贴,悬赏找出杀兄仇人,安丙也给当地官府施压,限期破案。现在海捕文书也已广发各地,只是好笑的是:上面既无秦天等人的姓名,画像亦是与诸人相差甚远。简直丝毫对于抓捕诸人毫无用处!
秦天听后,略放下心来,不过,还是让二人小心注意,没事就待在香港岛上练练武,读读书,再不就睡觉去,不要到处乱跑,以免被人发现。李虎和张文政虽然不乐意,老大的话还是不敢违背的,只得闷在岛上潜心修炼起来。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一次次失败之后,凭着后世一知半解的了解,和大家的集体智慧,花了三个月时间,秦天终于酿出了高度酒。
欣喜的秦天赶紧把兄弟们招来一起品尝。大家在喝了酒之后,也都是赞不绝口,祁峰更是连看秦天的眼神都是“绿油油”的,搞得秦天心里直犯毛,心说:别,别这样,我可吃不消。
最后,大家还一致同意将这种酒命名为“五粮液”。
鉴于“五粮液”超凡的品质在宋朝还是独一无二的,何苗建议一定不能外传,要做好技术保密工作。秦天觉得很有道理,是啊!老子辛苦研制出来的,这年头又没有啥子专利法,要是被泄露了出去,搞得到处都是,我还怎么指望它发大财呢!
秦天饭后,赶紧就给所有参与研制人员发了红包,并声言每人每月加银一两。另一方面又分派人手加紧盖房,以便让酒厂人员将家眷都接来。当然美其名曰:让工人们全家团聚。实则是:实行封闭管理,限制人身自由。
再让何苗去城里,买回来了六十多个青壮年奴仆,选出十来个组成了护厂队,其余的编入酿酒行列。再过了三个多月后,宿舍、厂房都已盖好,工人的家眷全都入住进来,第一批“五粮液”,约10石左右(合公制500斤)在庆元四年(华夏历二年,公元1198年)的新春期间,投入了市场,果不其然,在经过短暂的市场认知后,每斤卖3两银子,还是很快一销而空,净赚了1000两。
见市场前景喜人,秦天的干劲也更大了,连连招买人手,扩大生产,增加产量。使得投入市场的“五粮液”也是成倍的增长。半年后,销量更是达到了每月150石的惊人数量,工人达到了1000余人,月盈利15000余两白银。秦天还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将五分之一的成品“五粮液”进行窖存,以便将来能以啥5年酿、8年酿、10年酿…的名义高价出售。
反正,“五粮液”自此是名噪江南!到最后甚至流传起这么一句话来:没喝过“五粮液”,没吃过“粤海楼”,今生枉如白活!
再后来,“五粮液”还被选为贡品,这当然是后话,暂且不提。
随着各地的求购“五粮液”的商人络绎而来,秦天在广州城里的成立了“海天商行”,由随着自己下海的祁峰担任掌柜,专营“五粮液”及以后开发的其他商品。别以为祁峰是个书呆子,经过秦天的孜孜教诲,大澈大悟的祁峰开发出超人的经商智慧后,连赵宁也自愧不如。不过,秦天有言在先,这只是暂时的,等找到接班人,就会让祁峰脱身出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在酒厂建立和扩建中,秦天发现何苗为人忠厚老实,但又聪明上进,而且还识字,就抽空教会了他后世的复式记帐法,及用阿拉伯数字计算(不得不承认,人的智商就是不同,祁峰只花了十来天就明白了,何苗楞是足足让秦天教了三个月!)。后来,在酒厂业绩稳定后,秦天就让何苗做了酒厂掌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