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基业初创(下) (2 / 2)
随着香港岛上的人员越来越多,原只有几十人的护厂队,逐渐招架不住了。秦天于是又让何苗出面,以护厂的名义招募了一批无地流民,条件是无家无口的,择其精壮,将护厂队扩大到了200人,又秘密订制一批军械,准备等人员经过甄别和基本训练之后,就将护厂队武装了起来。早就快闲出毛病的李虎和张文政,理所当然的出任了正副队长。然后,就按照秦天编制的训练计划,开始有组织的对护厂队进行训练。
开头,对他们只是进行简单的体能和纪律训练。也就是每天早上,负重越野跑20公里(大致);然后,每人来个10来组掌上压,仰卧起坐什么的;下午,进行队列训练,诸如齐步走,立正、稍休之类的(如果太阳很辣或刮风下雨,队长还会加练);晚上,时不时来个半夜紧急集合,摸黑训练等等。当然,每次最后三十名(有时也是最后一百名,看考官的心情了!),还要被加练。
开始,这些原来的普通老百姓自然不适应,着实是苦不堪言,也多怨声在道,有很多人更是自己觉得吃不消,主动申请退了队。秦天呢,也不勉强,要走就走,只是再去招募新人补充。反正,自己也不是现在就要谋反,有的是时间补充新人。关键的是思想上一定要对自己忠心不二,战斗技巧上更能以一当十。现在就退出,那说明意志不坚,正好自然淘汰。
再就是,这些人将来自己也不是打算当小兵用的,不严格要求怎么行呢?这可是我将来的士官队哦(秦天语)!
护厂队除了在两个魔鬼考官的训练之下,饱受皮肉折磨,说真的,其他的方面还是不错的。每天三顿饭,两顿有肉吃,大米饭不限量,管够。每周还可以喝一次酒(初级“五粮液”,3两/每人)。每月还有3两银子的薪水(酒厂普通工人只有2两/每月),年底加倍,训练成绩特别突出的还有总裁特别奖(也就是秦天当面发个红包,再亲切握手)。
在这种最为有效的大棒加胡罗卜政策下,四个月后,增加到300人的护厂队(委屈点,暂时这么叫吧!),看上去有点军人的模样了(秦天语),至少队列一匝齐,服从命令听指挥(让卧就卧,让爬就爬…)。
您要说了,怎么人这么少?废话!你知道淘汰率是多少?我告诉你百分之七十!现在剩下的可全是素质过硬、思想过硬(秦天语)的主!
秦天看看差不多了,就让李虎两人将基本训练减了量,而且只在上午练,下午改成练习格斗技巧。自然,李虎负责教拳脚和器械,张文政负责训导射箭。每周,秦天亲自检查队员的成绩,也顺便指点一些技巧。
一个月后,秦天又请了几个落魄书生,在晚上来教他们认字、写字。开始这些书呆子一看,是来教些粗人,还都满不高兴,待秦天奉上丰厚的仪金时,这些家伙才都不再罗嗦了。
但是,让护厂队的这些家伙读书认字,比让他们跑操难的多,一个个是想尽办法糊弄。弄得教书先生天天来找秦天叫唤。逼得秦天只得祭起“杀威棒”,宣布每天认字不达标(每天十个字)的,一律杖责十下,这才让这些家伙用心学起来。
不过就连秦天此时也没料到,就是这些家伙、以及以后加入的家伙们,构成了华夏帝国不败之军的灵魂!
曾担任过帝**事学院副校长的战永上将,后来根据自己的这段亲身经历写了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冲出香港营》,详细记述了帝**队的精英们是如何刻苦训练,如何一步一步从一群流民变成帝**军官的艰辛历程。
《帝国将军志》也详尽的记载了从香港营成立,直到为帝**事学院取代,共培养出了三十三名将军,…。香港营也被誉为“帝国将军们最初的摇篮”!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