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基业初创(上)
随着户籍问题解决之后,秦天准备开始大展拳脚。
在将马家庄搜刮来的金银细软和仅存的一只ZIPPO(这次卖给了胡商,得银整三万两!)变卖之后,秦天手上有了近六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呵呵!)
于是,秦天让何老汉父子出面,从官府手中买下现在还是一个无名荒岛的香港。当然以后这个岛就叫香港罗。
又让何家父子盘下了广州城内的一家酒店,更名为“粤海楼”,当然为了名副其实,是起了个二层楼!兄弟几人则关起门来回想前世吃过的各种佳肴,最终列出了几十种应该可以搞出并红起来的菜式,如粉蒸排骨、蟹粉狮子头、酸菜鱼、水煮肉片…,
菜式列出,又招来些人员,秦天让赵宁去做掌柜,何老汉从旁协助。然后,嘱咐一句:把它变成宋朝的向阳渔港。自己就脱身去全力筹建酒厂和料理其他事情上了。
赵掌柜接手后,也是不负重望,大胆地盗用了后世的诸多经营理念,将酒楼从装饰,到人员培训,到广告宣传,…,搞了个全方位包装和多层次炒作。最后弄得是:酒店还未开门,广州城里就满城风雨了!那些腰包鼓胀的官宦、富商亦是翘首以待,就等“粤海楼”开张后,去见识见识有啥不同。
一个多月后,酒楼盖好,人员也培训完毕,酒楼顺利开张。
一色青衣服饰的伙计(当然大掌柜和二掌柜穿得是锦衣华服)整齐列队门前,鞭炮齐鸣之后,“粤海楼”上张盖了多时的帷幕落了下来。在金碧辉煌的酒楼前,赵掌柜得意洋洋地宣布开张大吉。接着,又宣布试营业三天期间半价酬宾(本来菜价就定得高,反正也不是为普通人打造的消费场所!),欢迎大家捧场。
围观的人群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这下随之“哄”得涌入了酒楼,很快“粤海楼”就坐了个满堂彩。动作慢些没抢到座位的,只能遗憾地待在酒楼外面设立的等候区里,焦急的等待翻台。自然,早有预谋的赵宁让人备好了椅子和茶水(不像后世的诸如啥必胜客之类,让顾客干站在门外等,咱礼仪之邦就是比洋夷懂道理!),发放了号牌。
这时,经过强化培训的小二哥们显示出了超强的应变能力,个个穿花之蝶般在酒桌中不停飞奔,报菜名、点菜、上菜、复台、送客…,确实忙碌但丝毫不显得慌张;那些签了卖身契才得到学习工作机会的厨师们也是不顾满头大汗,粒粒入菜,奋力挥动手中的锅铲煎、炒、烹、炸,忙得不亦乐乎!谁叫咱赵掌柜有言在先:所有员工的工资中一部分与酒楼的效益挂钩。为了多拿奖金,大家拼了吧!
从正午开门迎业,“粤海楼”直到华灯满堂,也没断了洛绎不绝的客人。有几个“食仙”在中午吃过后,回家咂咂嘴,觉得意犹未尽,得,晚上再来一顿。
直到近10点多钟,客人才渐渐散去。此时,赵掌柜早就瘫在床上,累得不想动了。前台嘛,就全凭何老汉(毕竟是受过苦的人!)张落吧!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以后,赵掌柜才挣扎起床,何老汉这时已经带领伙计把开门的准备工作做好了。看着一夜没睡的何老汉,赵宁也颇有歉意。
就这样开门三天,完了一盘点,三天净赚了近700两(要不是半价还更多,噍!多黑!)。赵宁立马宣布奖励何掌柜100两,另外分给伙计们200两。这下,全体欢呼雀跃!又宣布歇业三天,让大家好好休息(市场饥饿法),等待三天后正式开张,再大忙一场。
果如赵宁所料,无论是尝到了甜头的,还是没赶上头回的,三天后都是蜂拥而来。“粤海楼”再次赚了个盆满钵满。
包间,对不起订满了。大堂,您看还有地方吗?要不,门口屋檐下,给您支张小桌凑和凑和?不行,那您就在等候区等着吧。还不行,那您明天赶早吧!
“粤海楼”的伙计现在最烦的就是客人太多,两班倒都忙不过来,总是觉得觉不够睡,要不是看在薪水比别处高出许多的面子上,人早就撑不住了。
就这样,一个多月后,客人才下降了些,不过固定客源也稳定了下来。这时,小二们才缓了口气,要一直这样,非他妈的累死不可!
不过,自此以后,上“粤海楼”吃饭,成了广州城内最高档、最排场的风雅之事。不管是文人还是骚客,或是大腹便便的客商,亦或是形形色色的大老爷们,无论是朋友相聚,还是婚丧嫁娶,如不去“粤海楼”订酒席,那就是大大的没面子!
只花了两个月,“粤海楼”就基本收回了前期投入,以后则稳定在每月净赚4000两白银以上。
赵宁在城里大显神通,秦天也没闲着。他在如愿取得香港之后,马上就让何苗(何老汉之子)出面雇佣了一批人,在岛上盖起了座庄院。又雇来了一批会酿酒的人,购进了必须的有关设备。然后,就一头扎进去,绞尽脑汁的想法改进这时的酿酒工艺了。
对于“粤海楼”造成的轰动,和取得的惊人效益,埋头酿酒的秦天在听完了赵宁的汇报后,显得波澜不兴,只是淡淡地感慨道:“中国人啊!好吃的秉性真是千年不变!”
不过对于“粤海楼”能取得如此佳绩,秦天还是心中很欢喜的。之后,秦天和赵宁商量了如何利用“粤海楼”的品牌效应,力争明年初在泉州再开一家分店,然后是明州,再是临安,直到把全南宋最富裕的几个地方都建立起据点,搞个南宋版餐饮“托拉斯”!当然,也吩咐赵宁在赚钱的同时,更别忘了勾结权贵,探听各种消息,为进一步取得发展做准备。早已知道秦天的企图的赵宁,自是心领神会,回头安步就班的去做了。
秦天则又全身心地投入改良酿酒工艺的实验中去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