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瓯香茗破天机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一瓯香茗破天机 (2 / 4)
        杨熙正色道;“我大汉一朝,高皇帝得天下,与九鼎并无关系,所谓在德不在鼎也。”

        若虚先生听得杨熙的对答,微微颔首,却道:“若无德,则何如?”

        杨熙一怔,迟疑道:“无德而欲得天下者,反求诸鼎?”

        “哈哈哈哈!”若虚先生大笑道,“熙儿聪慧,一语中的!你且听我细细分说。”

        杨熙见先生杯空,赶紧起身注入热水,复又正襟坐下。若虚先生又饮一口茶水,说道:“当此之世,大道衰微,高皇帝在马上得天下,传诸子孙,何人敢称为德?今上登大宝二十五年有余却无所出,朝堂之上皆谏圣上,请立宗室旁支为太子。今上意未定,朝中宫内分为几党,争要成那扶龙之功。嘿嘿,扶龙之功又岂是那么好成的?插手天子家事,一个不慎便是罢官丢命了。”

        杨熙听闻此等大事,紧张得手心直冒冷汗,却又奇道:“先生宿居江夏,今日刚到长安,又如何知晓这许多朝中之事?”

        若虚先生笑道:“我非神仙,岂能远隔千里知此秘事?都是方才席上从二位夫子处得知。你道我等在谈些闲话,其实朝野现况皆有涉及。再略一推断,真相便知。”一席话听得杨熙冷汗津津,他仔细回想席上先生与两位夫子所谈,只记得几个人名,几段轶闻,却完全不知先生是从何听出这些秘事。

        若虚先生道:“你未谙朝廷行事,也不知百官根底,自是什么也听不出来,但以后长在长安居住,少不得都要了解的。现下我所说者,你要一字一句记在心里,莫要含混不清,延误大事。”

        杨熙肃然领诺,更是专注倾听。

        “以此时论,可为太子,承嗣天下者有三。”虽然已知四下无人,但言及关键,若虚先生仍是压低声音,“一为中山王刘兴,乃高宗皇帝三子,当今圣上之弟。《尚书》曰,商王无子,兄终而弟继。以资历论,若圣上无出,中山王乃继承大统之第一人选。二为定陶王刘欣,乃圣上之侄,其先父恭王刘康为高宗皇帝二子。定陶王有宽仁之名,亦是太子佳选。三为楚王刘衍,为孝宣皇帝之孙,楚王才思俊敏,颇为圣上所称道。”

        杨熙听得专注,一一记在心间。

        若虚先生说完这些,又饮一口茶,继续道:“故朝中宫内,也分三党。御史大夫孔光,力主中山王为嗣,太常、司农、少府皆从其党。孔光与我同班为臣,历经两朝而屹立不倒,声望资历甚隆,今丹、涓二夫子即是为其奔走。翟相方进,则拥定陶王为太子,廷尉、太仆、宗正皆从其党,且与宫中过从甚密,不可小觑。楚王一党最为势单力薄,却是徐引、李敬两位州牧共同举荐,地方大员势力虽强,但在朝中影响却甚是淡薄。”

        若虚先生一席话,听得杨熙连连点头,先生这番言语,简直就像久在朝中一般,分剖的明明白白,不知如何做到,令人匪夷所思。

        杨熙思索片刻道:“既先生拒翟相而就丹、涓二夫子,您必已是决定从孔光大人,支持中山王为嗣了。”

        没想到若虚先生却摇一摇头,从怀中掏出一小卷帛册,放至杨熙面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