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孟津行(11)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孟津行(11) (3 / 4)
        最后,这套标准暂不会在水军与朝廷远洋船队中推广,因为没有必要。

        亚洲的地貌和贸易资源禀赋决定了可以沿海而行,站站停靠,补给非常充足,只要保证船舱内的应急储备足够,完全可以多装货,少装人。

        如要远洋,少装货少装人,多装食品淡水,只满足必要水手和预备人员,十数艘乃至数十艘编组,携带足够的补给,甚至还能改善生活,足以具备跨洋甚至环球航行。当然,如果不停靠补给,多半船上的预制食品都会变质。

        有鉴于远洋的枯燥、风险和饮食待遇的恶劣,全国推广这种食谱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因此跨洋航行船员的待遇势必远高于其他水手,这也是暂不做推广的原因。

        任何活动,必须有经济和国力支撑,没有经济和国力支撑一味扩张,要实现扩张,必然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西方海外殖民,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农业化,而先工业化,却要扩张十倍甚至一百倍的领土,在连饭都吃不饱情况下,又要大量繁殖人口,高教育、搞科研,搞工业,满足领土扩张,扛枪拉炮去搞扩张,结果只能是基础国力不济,必须想尽办法提升农业产能和经济资源禀赋,于是奴隶和殖民经济只能是必然结果。

        中国基本不存在对外奴役和血腥殖民的条件,准确的说,只能经营移民,因为多数时期,若非天灾人祸,不存在没有农业化而导致的温饱问题。

        因为同期中国的农业亩产远高于欧洲,同时先进的耧车、犁具和镰刀,能让中国人用更少的热量,换取更多的热量产出,所以不存在没有因为温饱没有解决,人口增加,农业不济,而去奴役其他民族的基础条件。

        当然,特殊时期,特殊皇帝就另说了,但也不能片面只看个别现象。

        相反解决温饱后,老百姓有富余的劳动力、智力去搞其他副业,当生产力大幅提高,产生物价相对下跌现象,并引发生产链调整。

        如果不扩大市场,确切的说,由于古时认知有限,无法无法将人口基数与经济挂钩,因此在农业文明下,经济的扩张,除了农工业生产力的提增,人口是实现经济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当人口增长远低于生产力扩张,必然引发体系内的经济变化,甚至引发动荡。

        因此中华文明的体系,只能实行大同和安抚归化政策,藉此实现人口扩张,和海外外夷的融合,把周边小国融入国内经济体系,进而慢慢同化。

        如果实行铁血殖民政策,势必导致外部人口锐减,市场消费暴跌,中华农业化转化手工业生产力,对外贸易扩张经济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最后还得影响国内。

        因为农业化必然带农业产出超过人口需求,进而刺激来社会其非农业生产提升,因为劳动力有更多时间从事生产,当生产品因为市场饱和无法扩张时,将影响国内体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