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孟津行(11)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孟津行(11) (4 / 4)
        所以体制和文明体系决定了中国无法进行血腥殖民,而西方由于本末倒置的发展体系,决定了只能血腥殖民,用工业成果解决没有农业化,和欧洲自然资源禀赋缺失带来的社会根本问题。

        西方文明除了早期农业化失败的硬伤,自然资源禀赋的缺失也导致了血腥殖民的必然结果。

        同期中国人食用水稻,而西方还在游猎采集,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中国人实现水稻体系栽种,引入小麦时并开始繁育时,西方才有小麦。

        而小麦的产能在早期只有水稻的一半甚至还少,近现代虽然增加至百分之七十,但不可否认小麦的亩产整体是不如水稻的。

        而西方的维度又高,冬季寒冷,一年只能种一季麦子,而中国同期,黄河到长江,小麦能种两季,亩产基本达到水稻的六成,同时由于季候的适宜,小麦进化和培育远快于西方。

        同期西方的小麦还处于种、收基本持平的局面,既收获的小麦,并不比投入的种子多多少,甚至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当此局面下,西方贸然开启航海时代和工业化,必然导致超额的国力支出,同时又得有收入,就只能对外血腥扩张。

        同时西方缺乏大豆、油菜、棉花、蔗糖、麻丝、桐油等重要高产作物的种植气候,更缺乏香料、奢侈品,尤其是白糖,西方当时极为热衷的副食品,严重依赖贸易进口。

        甭看现在美国大豆、美国甜橙、美国橘子如何如何,早六百年前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橙子、橘子都原产中国,直到十四十五世纪,经由海上贸易进入欧洲,欧洲才有了甜品,在此之前都需要经由陆路进口。

        更致命的缺失在于欧洲没有大平原,只有破碎平原,农业效率低下还能依靠堆积量,改变质,但如果缺乏可堆积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除了**东欧平原,整个欧洲地貌都是破碎平原,无法实现中国化的农业大格局,同时也缺乏水利规划,长期无法实现农业规模化,更谈不上全面提高农业产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对外扩张。直到发现南美,高产的红薯、马铃薯、玉米被大量传入欧洲,在十八、十九世纪从根本上开始扭转农业问题,但对外血腥扩张的文明基调已经成形,再要改变已经不可能,并且延续至今。

        而且土豆和红薯只解决了应季吃饭问题,这两种作物在当时都无法长期保存,因此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稳定而保质期更长的谷物生产。

        详细梳理人类简史,沈云卿渐渐发现,中华文明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类发展道路,但关键仍在于国内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不解决国内问题,对外开拓根本谈不上,而中原王朝自古最大的弊端恰恰又来自内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外开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