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周三下午 (6 / 9)
然后,大海和他的父亲,把猪圈里的猪粪挑到了这块坡地里。
一场春雨过后,大海和他的父亲,在这一块坡里,栽上了红薯苗。
秋天收获的季节来到了,这块地里,竟为大海家收获了三十多背篓红薯。
起初的时候,这块荒芫的坡地,杂草丛生,还看不见一丝希望。经过了一番辛苦劳动之后,竟让大海和他的父亲,看见了收获后的果实,看见了真实希望地实现。
那个晚上,在文化活动中心,大海听邓老师讲作曲课时,从录音机里听到了这首施光南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旋律非常明快,像一道五光十色的光亮照耀在人们的面前,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邓老师给同学在讲歌曲创作的结构时,特别分析了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讲到了作曲的一种创作结构上的一种思维,含中国的唐诗,也运用这种结构,那就是起承转合,大海当时明白了这个创作原理之后,非常兴奋,他有了这种思维的眼光,每遇到一些中国音乐作品时,先试着看看,是不是用起承转合结构来写的。
王蒙讲他写小说开始的时候,反复读过《青年进卫军》,获得对小说结构的认识是从听音乐作品来的。
那天晚上,文化活动中心,给听课学员发歌曲创作讲议时,也给了大海一本。
大海拿到了那本歌曲创作讲义时,那种喜悦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以后,邓老师只要到文化活动中心讲歌曲创作课时,大海都坚持去听,大海通过听邓老师的歌曲创作课,对歌曲创作有了一定的理解。
大海常听到同室的学员,他们听那个老师的课,老师讲得如何好,让他们很收获很大。因为他们是省市专业文艺来的人,他们办了正经的进修学习手续的,可以合法地坐在音乐学院的教室听课,并且有老师给他们改作业。
有一天上午,河南一位刘豫文听作曲系沙老师上课回来,他面前的桌面上放着刚改过旋律写作作业的五线谱作业本子。
大海羡慕地对刘豫文说:“刘老师,把你的旋律写作作业让我看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