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周三下午 (5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周三下午 (5 / 9)
        教室里,教学的设备就是一个录音机,当时用录音机给学生放音乐听,就是很先进的听音乐的好工具了。不像现在用电脑,点一下鼠标,想听什么音乐就有什么音乐。

        邓老师上课的时候,讲作曲法,他利用录音机放的谱例有一首是《北京的金山上》,让同学理解作曲创作的结构是起承转合,邓老师总肯说,第一句是起句,第二句是承句,第三句是转,第四句又回到了第一句上。

        邓老师还放了他自己创作的一首歌曲《生命之星》,这首歌曲,在音乐学院的周末音乐会,有一位在国际上声乐比赛中获得的同学唱过,大海听过了这首歌曲,邓老师创作的这首歌曲,有他自己的人生体会在里面,邓老师曾被打成右派,在农村劳动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年,他是什么苦都吃的,什么罪都受了,可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颗希望之星,一直在照亮着他的人生之路,右派改正后,他又重新回到了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讲台上。

        邓老师说他这首歌曲就是按照起承转合创作成功的。

        邓老师说:“施光南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非常接地气,一下子就流传起来了。”

        文化活动中心女主任说:“邓老师这首歌曲不比施光南的创作歌曲差到那里去!”

        邓老师说:“施光南撞到好机遇了,这首歌曲一出来,被歌唱家唱后,就迅速地在全国唱红。”

        邓老师放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海当时的时候,心中就有了他家乡的田野风光一样,他的家乡田野里的玉米大豆红薯高粱,看到这些丰收景象的时候,大海就想到了故乡的乡亲们在农村劳动一幕一幕的情景。

        这首歌曲让大海获得了怎么的审美感受生产队给大海的父亲,分了一块荒坡地,让栽红薯,人也能吃,家里养的猪也能吃。

        春天的一天早晨,大海的父亲喊醒了还在熟睡中的大海,“大海,快点起来,跟大去挖地去?”

        大海听到了他的父亲的话,倏地起来,穿好了衣服。

        大海到了小院子的时候,大海的父亲就把一把铁镢头把,给了大海的手上。大海的和他的父亲肩上各扛一把铁镢头,就向村子北山走去。

        大海和他的父亲连续挖了两天后,终于把一块很难挖的坚硬的坡地挖出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