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医铺开张 (1 / 2)
医铺开张
刚才山儿一挂出旗子,就有行人驻足张望。等到苦济和尚和山儿吃过早饭回去,已经有人在门口徘徊等候,看见山儿他们回来,就退到一边问候。山儿上前问道:“你们是来看病的吗?”那几个人马上答道:“是,是,昨天听说来了两位会治病的高僧,今天一早就想过来看看。”山儿笑道:“我可不是高僧,我师父才是。”山儿见他们衣着寒碜、态度卑微,肯定都是穷苦人家,倒热心招呼起他们来了,请他们在门前长凳上坐下等着。
通常,山儿会先挨个询问一遍,问哪个先来、要看什么病等。山儿做这些都是驾轻就熟,等了解清楚了,再一个一个叫到苦济和尚面前。苦济和尚就专管看病开方,其它诸如招呼病人、伺候笔墨、端茶送水等杂事都归山儿打理。苦济和尚看完以后,山儿请来人留下医银,就打发来人离开,然后再叫下一个病人上前。苦济和尚也总是边给病人看病,边给山儿说教,山儿跟在一旁学习实践。山儿已经熟悉很多病例,苦济和尚只有遇到不多见的病例,才会给山儿讲解四诊的要点,并让山儿实习诊断。
这会先来的三人,家里条件确实不好,去不起医馆看病,听说来了个会看病的出家人,就来看看情况,没准可以不用花高昂的诊金。果然,山儿询问的时候,他们开口就问诊金多少。山儿指着坛子上的告示说道:“一文就行,多给无妨。”三人一听,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齐声喊道:“真的一文钱就给看吗?”因为医馆起价就是五文,要是病情严重的话,没有十文二十文打底,都不给看。
山儿答道:“白字黑字写着呢!”三人很是激动,互相看看。山儿却是视而不见,开始例行询问。三人之中,两个是病人,一个是家里有小孩病了,先过来询问而已。山儿对两个病人说道:“你们两个先看。”又对另一个说道:“你赶紧去把孩子抱来,等会人多了还要排队,别耽误了病情。”那人听了,唯唯诺诺地答应了一声,立即就跑回家去了。
医铺算是正式开张了,苦济和尚开始给病人诊断开方,山儿站在一旁打点伺候,叫看完病的把钱投到坛子里,拿方走人。饭点过后,知情的人都赶过来观看,陆续也有新来的病人,渐渐地医铺便坐满了,门口还围了一圈。有的探头张望,有的窃窃私语。有识字的,要来病人的方子看过,夸赞苦济和尚的小楷,字迹工整,苍劲有力,众人都道来了个得道的高僧。
有好事的,又把坛子上的告示念给旁人听,众人更是议论纷纷,都觉得诊金太过便宜。等到半上午,连魏先生等人也来凑热闹了。李氏在家忙乎一阵,这会却不声不响,挎着食盒,绕开众人,只跟几个熟人点头招呼一下,往东边疾步而去。也没人上前留住李氏,显然大家已经见惯不怪了。
大家看见魏先生来了,又着魏先生出面询问关于诊金的问题。山儿对外面的情形是不管不顾,苦济和尚更是充耳不闻,两人只管看病。一会,魏先生看见山儿出来,叫住问道:“小山师父,你们看病为什么要收钱?”山儿回答道:“我们是出家人,不收钱就要接受施舍,挣点钱养活自己也是一样。”魏先生又问道:“那为什么又只收一文钱?”魏先生的言下之意是要么不收,要收就多收点。
山儿答道:“我们就只开张方子,费点功夫而已,又没有什么本钱,一文钱足够。要是有钱,可以多付一些积作功德。”众人纷纷说是,有钱就该多付一些,就算积德也好。魏先生又问道:“你们收的这么低,医馆岂不要没生意了?”山儿答道:“我师父慈悲为怀,不是为了挣钱。大家有钱,最好都去医馆看病,省得麻烦我师父。”山儿这么一说,好像有钱人来这看病,就是白占便宜。众人听了又觉得有意思,纷纷夸山儿说得好、说得妙。
魏先生等几个算得镇上的有钱人,听了就觉得有些不自在,心里不由暗自嘀咕,估计自家还不好来这看病,要来也得多给钱,而且还要比去医馆给的更多才行,不然肯定会落人话柄。魏先生等人回去私下议论一番,最后觉得多投钱有两大好处,一是积了功德,二是显得自家有钱,倒是面上有光的事情,就不再介意此事,过后还特意吩咐家人,过来看病一定要多投钱,而且
还要让别人看见才行。
山儿回答了几句,见没什么事,抽空就去隔壁跟李氏要茶水,发现李氏不在,问了仆妇郑嫂,才知李氏隔三差五就要给宝儿送饭菜。山儿也不多问,拎了一壶茶回来,给苦济和尚倒上,就忙着接待后面的病人。医铺第一天开张,知晓的人并不是很多,来的都是附近街道的穷苦病人。众人围观了一阵,也就慢慢散了开去。
等到临近午饭的时候,病人已经走光,李氏挎着食盒,也从东边的街道往回走来。山儿看见,马上奔过去叫道:“大娘,你去哪了?怎么这会才回来?”李氏心里愁闷,看见山儿,勉强挤出笑容答道:“我就出去了一下。”山儿已经知道原因,见李氏不肯明说,山儿也不多问,伸手来接食盒,说道:“大娘,我帮你拿。”李氏不肯,说道:“有点重,大娘拿着就行。”
两人经过医铺,李氏停下脚步,跟苦济和尚打了个招呼,接着往客店走。山儿没有回医铺,还是跟在李氏一旁走着。李氏想起来问道:“今天看病的人多吗?”山儿答道:“不多,就十来个,都是一些小病,师父看一眼就知道什么病。”李氏说道:“十来个已经不少了,都能挣好多钱了。”山儿答道:“没多少,不会超过二十文钱。”
李氏停住脚,奇怪地问道:“怎么才二十文钱?医馆开一个方,起码也得五文钱。”山儿得意地说道:“我师父看病只收一文钱,这样有的人才看得起病。”李氏才明白苦济和尚和山儿开医铺的目的,多半只是为了治病救人。李氏夫妇为了给儿子治病,花费银钱无数,此时不无羡慕地嘀咕了一句道:“他们真是有幸,能够遇到好人。”
李氏不愿多想这些,转而问山儿道:“山儿,今天中午你想吃什么?大娘给你去做。”山儿却是很会讨人欢喜,说道:“大娘,你做的都好吃,随便做什么都行。”李氏听了,果然笑了起来,说道:“嘴巴还真是会说,等会大娘看看,给你做样好吃的。”李氏回到厨房,放了食盒就开始忙碌。几个住客需要吃饭,另外还有几桌外来的吃客,已经点下不少菜,马上都要做出来才行。虽然郑嫂已经把菜品预备好了,但是需要李氏亲自掌厨。
李氏把该炖的炖上,把该煮的煮上,又开始炒菜,一时忙得无暇分身,就顾不上山儿在一旁。山儿跟在一边,见帮不上什么忙,就回医铺陪苦济和尚去了。李氏等到忙完客人的饭菜,才炒了两个素菜,烧了一个菜汤,请苦济和尚和山儿先吃饭,李氏他们还要等客人吃过才有时间。苦济和尚和山儿坐下吃饭,李氏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小碗鸡肉,放到了山儿的面前。
刚才有人点了鸡肉,李氏趁机多做了一些,留下一小碗给山儿吃。山儿平常不怎么吃好吃的,开心地把一碗鸡肉吃完了。李氏见了十分欢喜,又自忙碌去了。苦济和尚和山儿吃完,回到医铺里守着,下午大概又来了七八个病人,倒也不十分忙碌。等到半下午,李氏得了空,觉得山儿已经不小,不能老跟着苦济和尚睡,便叫上丈夫一起,抬来一张床榻给山儿当床,替换了原来的旧柜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