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相学和易经(3)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相学和易经(3) (2 / 3)
        《系辞》有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

        在《易经》当中,自古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系辞》有云:“《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其中,“变动不居”的意思是,在整个宇宙当中,万事万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

        正是在这种“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体现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

        而“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

        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万事万物的变化,无不遵循着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在一刻不停的变化着的,而只有天道规律却不会发现变化。

        这样一来,万物自然而然的就会去遵循天道规律去变化。因为只有这样,万物才可以存在得更加长久一些。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

        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道”的常变。阴与阳、柔与刚两两彼此交错、互相迭用,这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去违天逆常。只要人顺时适变,人就可以保持长久。

        在《易经》中,有两个指导和规范个人行为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时”与“中”。

        其中,“中”指的是中庸之道。即天地与其间的万事万物,都应该在自然之道的正中轨道里进行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