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圣心难测(四) (1 / 4)
母子二人想出的制约对方的点子竟然一样,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自从封建制建立以来,礼乐就是封建统治的基础,任何人不可逾越,包括有至高权力的皇帝本人。
虽然历史上政权更迭不断,但每一个新上台的政权都要为自己找出合乎礼法的借口。掌握政权以后,必要修治礼乐以巩固统治基础。这也就不难理解几十天后,皇帝赵祯随口定下的,天圣八年第一场礼部试题就出自《周礼》一书。
宫廷内,太后与皇上之间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吵。
先是皇帝指责太后派人跟踪自己,太后反过来训斥皇帝一举一动都牵动社稷,晚上出宫寻花问柳不成体统礼仪全无。皇帝反驳称自己只是考察民情,搜罗人才,并无逾礼之处。
事情起因是,这一日恰逢太后身体不适,着太监告知皇上看望,而皇宫内竟是不知皇帝去哪儿了,叫来大内都总管,得知皇上出东华门,不知去哪个酒楼了,只有入内都知阎文应和几名侍卫陪同,而且最近已经有几次午后和傍晚出宫了。
太后本来就在担忧,心事重重,自己在世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只担心一旦自己仙去,身后事不可逆料,故而要随时以礼法约束皇上,使之习以为常不得逾矩一步,干什么事都要中规中矩。不料皇上竟然荒唐到夜出皇宫,出入歌楼酒肆寻花问柳,这已不仅仅是超越礼法范畴这么简单了。
刘太后闻听大怒,当着太监、宫女之面,指斥皇帝不持重、不尊礼法。
次日,这话也传到皇帝赵祯耳中,他赶忙前往会庆殿探望太后,太后道:“听闻圣上近日频频外出,吾已从内侍口中得之,皇上要以天下为重,注意安全。吾近来身体愈差,你早晚要独掌朝纲,后宫嫔妃无数,你尚自经常出宫,这于国体于先帝如何交待,而且于陛下身体又多有伤损,宫中这么多女子,难道皇上还不满足,还要到民间猎奇不成?”
此时皇上赵祯也处在困惑之中,几次出宫,或白日或晚间,并无规律可循,自以为异常小心谨慎,不会走漏风声。既已为太后知晓,必定有人向太后通风报信,难道身边之人不忠于己?或者……,莫非太后派人监视自己,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太后的掌控之下,目的仅仅是为了我的安全,还是有其他原因?皇上一路上思前想后。
见面后,太后就是不容分辨的一顿斥责,指责其出入花街柳巷,不成体统,不爱江山,不爱自身。
皇上只得辩解说是去寻访专门的音乐人才,决不会做那寻花问柳的荒唐事。
太后似乎也不欲深究此事,听了便转换语气,委婉劝道:“不久前陛下与我还曾提到老臣王曾关于古今乐曲的区别的见解,他说的很有道理。他说现在的音乐只会娱人耳目而荡人心志,所以从来人君流连荒亡者,莫不由此。皇上可还记得?”
皇上见刘太后又提到这件事,连忙解释道:“我对宴乐之事只是一时之兴,儿臣本就对宴会应酬无所谓,内外燕游,也都是勉强参与。母后请放宽心,儿臣以后注意就是。”
此事过后不久,太后又指责皇上每天吃饭时必让歌妓唱曲,而且唱的多是一个叫柳七的轻薄文人所填的词,并当面质问可有此事?最后又道:“吾也听说过那个人,不是个纯纯正正的读书人,仗着会填几首新词,专讨下贱歌妓的欢心,很不正经。听说此人乃南唐遗臣之后,莫要忘了南唐是怎样亡国的,后主李煜临死前尚念念不忘故国家园,谁敢说其遗臣中没有人同情怀念这位亡国之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