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谈词论道(五)
五
刘公子聚精会神的听着柳三变侃侃而谈,丝毫没有不耐烦之意,见柳三变不欲再谈下去,便道:“你刚提到的使声音协美,再把这个谈完。”
柳三变道:“至于词之歌咏,有些词可歌,有些则不可歌,如唐时《渔歌子》盛极一时,其曲调人皆会唱爱唱,只看谁人按谱填词的词填得好,流传就广,据记载有唐一代朝野填《渔歌子》词者达二十五人,所填词逾百首,可惜竟无一词超过渔樵散人张志和原词,故此唐时盛及一时的《渔歌子》词调,传至今日已无谱可唱。我曾听过有人用《鹧鸪天》、《浣溪沙》曲调唱《渔歌子》,虽有几句甚是入律,但终不全矣。非是我自夸,于音律一事,我在这京城中称得头把手,故乐府乐工有了新腔,多有找我来填词,为何作词称为填词,盖因是先有谱,再按谱之所需填词。”
他话题一转:“另有一类词最是难写,这就是用于祝寿之词,此类词最是无聊,你莫见怪,或是太俗,或是一片阿谀之词,充满纸上,自己都感到恶心。”
柳三变此时有些信口开河,举了自己或他人词为例,引起公子一阵不快,他却没有感觉,兀自说个不停。
公子有些意兴索然道:“今日就到这里,过两日再与兄台一叙,再好好谈谈词的创作。下次到南仁和酒楼,那里环境好,不似这里这等杂乱。”
公子站起身来掸掸衣襟,柳三变也忙起身拱手相别,不料公子却没挪步,问道:“以柳兄的胸襟抱负,你看你的词将会在历史上处于何等地位?”
这个问题既提的突然又很难回答,柳三变想坐下来又觉不妥,手扶着桌子道:“前面你已经说过,唐诗到现在已达到难以为继的高度,但是词的创作才刚刚开始,远未达到巅峰状态。但我敢说,宋人作诗与唐人相差甚远,但作词定然不愧于唐人。我今生致力于填词,自信颇有建树,非是我狂放口无遮拦,只是我处在这样一个填词渐渐成熟的大发展时期,我要成为这一时期词人中的代表人物,也许自我后几十、上百年后,后人再也达不到我今天的高度。”
柳三变除却填词,对身边的人和事都不多想。但凭着直觉,经过这半日与刘公子的交谈,他也大致得出三点印象。一是此位公子身份非同一般,定是出自豪族贵胄之门,学识渊博显示其家学渊源,风度作派不凡,那不是刻意而为,似是骨子里就带出来的。二是通晓音律,绝非泛泛之辈。三是肯定对自己做过一番调查了解,很清楚我这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再要往深下想去,柳三变便觉得很无聊和无益。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