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3:流水落花 (3 / 5)
“担心呢,是一定会担心的。哪怕不是他,就是其他人,譬如永安侯府的严二公子,康国公府的秦公子,他们外出游历或者历练,我也是会担心他们会不会碰到豺狼虎豹,或者贼匪流寇之类的啊。”顾衡轻轻一抬眉,语气颇有些怅然若失,“可是我再担心,真正要去解决问题的,还是他们自己呀。我能做的,就是顾好自己,以免行远在外面还要替我担心了罢?”
殷十三娘怔愣片刻,竟也找不出顾衡话中的矛盾之处,又觉这人实在奇怪。
说他是个文人,他也的确是。
自己在“海棠春深”待了一段时日,听那里的婢女多次说起,都是在夸耀他如何有才华,檐下的灯烛,上面所描的花样是他亲手画的,四面通风的抱厦,一桌一椅,一杯一盏都是他亲自挑的,互相衬托,极为和谐,就连他的书房里,也摆了不少自己亲手雕刻的小玩意儿,她也猜测过,里头的几叠厚厚的话本和诗词,是不是也是这人写的?
可要说他是个纯粹的文人,却又不怎么像了。哪有一个光风霁月、自命清高的文人,会与下九流的行当里头的人随意攀谈,自在玩笑?甚至还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汴京城里哪一家的酒最好喝,哪一家的醩鹌鹑最地道!
或许这一切都与他的家庭有关,父母慈爱,兄长庇护,自己又出身优渥,从不为生计发愁。
可是类似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世家公子,又有几个能像他一样,说出类似“想穿什么样的衣裳,全看你自己,这与他人无关”以及“真正要去解决问题的,都是当事人自己”这一类的话呢?
世情薄似秋云,倏忽一瞬,荣华富贵也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也只有一颗看清了这个世界,却仍然能够对所有事物抱有热忱的赤子之心,才更值得人夸赞?
殷十三娘如此想着,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跟着顾衡一同离开了别院所在的巷子,不远处就是汴河。
夜色渐渐降临,河上的船只也多了起来,两岸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人们穿梭其中,或兜售吃食,或言语谈笑,明月高悬,照着这和乐人世,仿佛人间胜境。
顾衡走近了几步,站在汴河边上,侧耳听着脚下潺潺的流水声,回头冲殷十三娘莞尔一笑:“你听听看。”
听什么?
殷十三娘心中疑惑,跟着顾衡站在了一处,远处桨声灯影,近处人声如潮,唯有脚下的这一脉无尽清水,潺潺流过,细碎声响如同荡涤人的心灵,竟然使她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仿佛有着一股子的神奇魔力。
她顿了一顿,想要开口说话,却又一时忘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