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事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家事 (3 / 3)
        若能入崔氏学堂任教,到时他出面请求,崔向或许还能进入崔氏学堂进学,得名师指点,说不定还会开窍,学业突飞猛进也有可能,真要如此,他就算一生屈居人下又有何妨。

        只是崔卓自己都对崔向已经失去信心,开窍一说,他不过是一想而过,知道当不得真。接到崔越来信之后,他一直犹豫不决,不说去,也不说不去,心中顾虑的还是崔向的愚笨。

        崔越才学过人,他也自恃作诗书法不落人后,而崔越膝下无子,兄弟二人共有崔向一子,肩负崔家兴旺重任却又如此不济,想想就让崔卓痛心疾首。要不是崔越十分疼爱崔向,处处维护,崔卓恨不得每日都要敲打他几遍。若真要前往袁州,就算崔向不入崔氏学堂,至少也要入袁州州学进学。

        崔向能否考入州学暂且不论,即便卖崔刺史和崔越面子,州学免试入学,以崔向在县学之中还要垫底的水平,一入州学,必然是倒数第一。想他崔卓尽管进士不第,但当年县学、州学和道学,从不落于人后,崔越也是聪明过人,夭折的崔芦也是,为何到了崔向,就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

        想当初,从崔向三岁会说话时起,他就教他启蒙。等崔向四岁时,崔芦病逝,他休养一年才缓解了心痛,更是将全部心血寄托到崔向身上,每日教他读书、写字,一字一句,比起教数十名学生还要尽心尽力,生生累白了头发耗尽了心血,崔向却如榆木一般,就是水火不进,不开窍。好不容易到十岁时才学会一般孩童四岁就能背会的启蒙课程,崔卓此时已是心如死灰,干脆放手不理。幸好崔向知道自己愚笨,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加倍努力,终于在十五岁时稍有长进,但还中连县学也考不中,最后实在无法,只好由他出面求情,才勉强入得县学。

        说是死心,崔卓又何尝没有一日不为崔向操心,盼望他虽然学得慢,但基础能比别人扎实,步步稳进,多费别人数倍时间,相信总有一日会出人头地。只是上了县学之后,崔向勉强花费数倍时间记下来的课程,却只能记上数天,待学到新课程之后,前面所学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至此,崔卓彻底失望,对崔向不再如以前冷目相对,而是干脆置之不理。

        但崔越来信,提及崔氏学堂之事,却让崔卓再次陷入两难之中。

        凭心而论,崔卓是十分渴望前往崔氏学堂任教的,是否前途远大暂且不说,身为崔姓,谁人不向往成为清河崔氏中人?即便只是旁支,即便只能入清河崔氏的旁支族谱,对崔卓来说,甚至比考取进士还更让他深感荣耀。

        只是生子如崔向,就算到了袁州,就算入得了州学,以崔向的学业,岂不将他的人丢尽,成为被人耻笑的对象?崔卓身有才学,不怕别人说他进士不第,也不怕别人笑他命运不济,只怕别人说他家门不幸,生出无能之子。

        更何况,崔氏学堂之中,全是同枝的崔姓中人,一向自负的崔卓怕自己无颜面对崔姓同枝的嘲笑。

        究竟去或不去袁州?此事一直让崔卓头疼数月,一直没等到兄长消息的崔越在崔刺史的催促之下,只好再次来信询问,深知崔卓心结的他还特意在信中注明,一旦崔卓前来袁州,他将亲自负责教导崔向学业,同时他还以袁州有名医来劝慰崔卓,或许名医一副药剂便可通人心窍,让崔向智慧大开。

        崔卓想想也有些道理,实际上心中已经决定数日后动身,袁州毕竟是一州之地,真有名师也说不定,因材施教,崔向就算不能智慧大开,学业之上小进一步也是好事。

        他将崔越来信交给崔向,也是想借他和崔越之名,强行压逼崔向答应。说来也怪,这个对他从来都是事事听从只知点头的儿子,在前往袁州一事之上,却是出奇的固执,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动作:缓慢而坚定地摇头,然后就是吐出两个字:“不去!”,崔卓虽然古板,却并非不讲道理,再加上他正左右为难,也就没有过多逼迫。

        今日却是不同,他既然决心已下,说不得就要拿父权压他一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