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晋悼公3 (2 / 2)
铲除内奸后,晋国就决定对红狄用兵。公元前594年,红狄人内部又发生了一次内讧,晋国人乘机出兵,生擒了很多红狄人民,晋国人对他们倒也不错,全都变成奴隶。
公元前593年,晋国士会再次出兵,大破红狄,士会一战成名,后来凭此战功还当了晋国的中军元帅,士家由此强大,后来士会的后人士丐封地在范,改姓为范,士家就变成了范家。再后来春秋末年,范氏还混成了晋国六卿中最强的一家。
此战之后,晋国联合卫国等又多次出兵,讨伐红狄的残余势力,红狄至此也被打残了。
晋国虽和狄人交兵不断,但是双方之间的渊源也很深。首先晋国和狄人多次通婚,比如晋献公时期的骊姬姐妹就是狄人、晋惠公与晋文公的母亲也是狄人,晋文公的一个老婆,赵盾的母亲也是狄人,所以晋国人与狄人算是亲戚,不过这年头,亲戚算个屁啊,灭的就是亲戚。第二,很多晋国人政治逃难的时候,都会去狄国,比如晋文公、狐射姑等。第三,晋国还经常向狄人寻求“国际主义援助”,经常和狄人组成联军,比如秦晋崤之战中,先轸就联合了一部分狄人共同出兵。
狄人在与晋国的联合中,学到了很多中原的先进文化,比如后来戎人的一个首领驹(音居)支还发明了一个成语,他:“晋国人和戎人联合打败秦国是很容易的,这就好比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成语“掎角之势”就是这么来的。
再后来公元前559年,晋国召开了一次“武林大会”,商讨替吴国讨伐楚国的事情,驹支也参加了。大会上,晋国诸卿见中原的诸侯们对“武林大会”都失去了热情,就诬陷驹支,道:“**内部不稳定,诸侯对晋国不忠心,这一切都是你们野蛮人在中间挑拨离间,以后啊,我们再开武林大会的时候,你就不要再来了!”
驹支一听这话,心里就不乐意了,这不明摆着欺负我老实人嘛!于是道:“我本是雍州的一个狄人,后来成为晋国的臣属,崤之战中,晋狄联军战胜秦军,我们戎人也是有功劳的,后来晋戎的关系一直很好,现在你们晋国对诸侯缺乏礼节,使得大伙离心离德,这与我们戎人有什么关系,你们把这个罪名强行加到我们戎人的头上,实在是太冤枉我们了!”
末了,驹支为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慨之情,还背诵了一首诗歌《青蝇》。《青蝇》出自《诗经》,原文这里就不录了,大致意思是讽刺领导们误信谗言,陷害忠良。
晋国人一听,得,连野蛮人都会背《诗经》了,看来这年头,忽悠人越来越难了,于是晋国诸卿当即就表示:“嗯,你背的不错,谗言是不可以相信的,好了,以后你继续来开会吧!”
公元前569年,戎族的无终部落派人向晋国求和,并且献上虎豹之皮作为贡品。晋悼公本不想同意,但是他身边的红人,新军佐魏绛却大力赞同,道:“我们若派军队讨伐狄国,那么楚国进攻陈国、鲁国的时候,我们就无法救援了,这样就会失去诸侯,不如同意狄人的求和,这样有五个好处:一,戎人是游牧部落,看重货物而轻视土地,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财物换取他们的土地;二,和戎之后,可以使边境安定,人民安心生产;三,戎人畏惧晋国,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对外争霸了;四,用德行安抚狄国,不必调用军队,这样可以保存我们的实力;五,以德服人,可以赢取好名声,使得诸侯归顺我们!”
晋悼公一听,原来和戎还有这么多的好处啊,既然这买卖划算,那就和戎吧。晋悼公和戎之后,晋国和戎人之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了!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