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晋悼公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晋悼公4
        (4)晋楚之争

        晋悼公北和狄国,在南方就有足够的实力与楚国争霸了,晋国在晋厉公的时候,霸业已经再起,现在的晋悼公又如此能干,再加上北和狄国、南联吴国,所以这段期间,晋楚之争中,晋国大占上风,晋悼公是“武林盟主”,楚国的日越来越不好过了。

        鄢陵之战后,郑国人认为楚国是为了郑国才打这场仗的,所以继续跟着楚国混,尊楚共王为“盟主”。晋悼公一看还有这么个情况,不禁就怒了,现在时代变了,晋国是武林盟主了,中原各国都跟着晋国混了,你郑国人不一向都是“墙头草”嘛,现在明明知道这种情况,怎么还“众人皆清你独浊,众人皆醒你独醉”呢!于是公元前571年,晋悼公就在郑国旁边的濮阳召开了一次“武林大会”,然后又在虎牢关外筑城,以武力逼迫郑国人投降。郑国人的国策本来就是“墙头草”方针,见**势大,也不客气,再次“弃暗投明”,退出**,重新投入到**的怀抱!

        晋悼公的时候,晋楚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虽然没有爆发什么大的战争,但摩擦还是不断的。有一次,秦国还想找晋国报仇,派人去楚国请求“国际主义援助”,共同出兵讨伐晋国。楚共王当时满口答应,约定何时共同出兵,又约定在何地会合,搞得跟真的似的。秦国使者走后,楚共王翻脸比翻书还快,也来了个“咱也忽悠”,派兵驻扎在楚国北部的武城,然后就按兵不动,来了个“坐山观虎斗”。

        秦国人一看楚国出兵了,就信以为真,率领着秦军浩浩荡荡的杀向晋国,幸亏这一年,晋国遇到了饥荒,坚守不出,否则的话,估计秦国人又要吃亏了。

        后来,公元前564年,晋悼公采纳上军帅智罂的建议,将晋国四军分为三扑,智罂这招有个名堂,叫作“三分四军”,智罂的原话是这么的:“我们把四军和诸侯盟军分成三部分,每次只用一支去骚扰楚国,这样另外两支军队就可以得到足够的休息。同时我们这样做,还可以不必与楚国交战就使得他们疲惫,正所谓‘君劳心,人劳力’,这就是我们晋国先君们总能克敌制胜的法宝啊!”

        甭,智罂这个建议还真不错,后来,孟的一个著名思想“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就是从智罂这里发展过来的。晋悼公觉得这主意不错,按计行事,事实证明,智罂果然有一套,楚国人果然像他所的那样,不战而疲惫了。

        再后来,公元前557年,这个时候,晋悼公已经英年早逝了,晋国中军帅荀偃和下军帅栾黡率领着**大军进攻陈国,抢了一通后,哥俩觉得还不过瘾,又直接率领大军南下进攻楚国,楚国人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军居然会不“围魏救赵”而直接进攻楚国了,猝不及防,一场大战后,**军队大胜,荀偃、栾黡哥俩一直打到楚国的方城山外才撤军。

        在晋楚之争的历史上,**大军打到楚国内部的方城山,这还是唯一的一次!

        (5)晋齐再战

        公元前558年,“一代霸主”晋悼公英年早逝,享年29岁。晋悼公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非常辉煌,年幼登基,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最后愣是累死了,从这个角度上,晋悼公也算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晋悼公当帮主虽然才短短15年,但却将自己美丽的青春都贡献给伟大的晋国霸业,所以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晋悼公是春秋第四霸!

        晋悼公挂了后,他儿晋平公接班,这是一个很平庸的哥们,而且不仅他平庸,他之后的晋国帮主们也都平庸,所以后人评价道:“平公而下,晋霸无足观矣!”

        公元前557年,为了沟通一下中原各国之间业已存在多年的友好外交关系,化解一下各国之间可能存在和已经存在的仇怨与误会,同时也为了试探一下自己的影响力,晋平公在湨(音局)梁这个地方举行了一次“武林大会”,与会各国除了齐国外,别的国家都是掌门人亲自来的。

        这次大会是在一个祥和的气氛下召开的,与会成员经历了一番激烈深入的探讨,最终大伙的意见达成一致:只要人人贡献一点爱,世界就会更美好,最终与会各国都表示愿意为构建**内部和谐、迎接美好明天而努力!

        湨梁之会后,晋平公又在温地宴请诸侯。酒过三巡后,晋平公估计是喝高了,一个激动下,愣是让各国的大夫们一起跳舞。这次湨梁大会,齐国方面,掌门人并没有来,领头人是大夫高厚,这哥们是替齐国掌门人来的,所以在之前的大会和酒宴上,他一直都是享受着掌门人待遇的,对此,高厚感觉很爽。现在晋平公让各国大夫们去跳舞,高厚虽然是齐国岛主的替身,但毕竟还是个大夫,所以他也得跟着去跳,对此,高厚很不爽。

        不爽之余,这哥们就表现了出来,跳舞的时候不按节拍、吊儿郎当的,简单的,就是跳偏了。晋国中军帅荀偃见此大怒,估计他也喝高了,大声叫道:“诸侯有异心了!”

        然后荀偃就命令大家都别跳了,向晋平公建议让各国的大夫在此结盟。晋平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按计行事,高厚的心情本就不爽,现在荀偃居然还当场发了脾气,而且他提的这个建议很明显又是针对自己的,所谓“诸侯有异心了”,荀偃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大伙都不傻,都知道他的是齐国,再准确点,的就是高厚,所以高厚更不爽了,心想:“齐国和晋国迟早是要再翻脸的,我也不怕你。”坚定信念后的高厚也不客气,盟也不结了,直接就以“上厕所”的借口溜了,然后连夜回到齐国。

        高厚的“不告而别”使得晋平公非常生气,大伙也都很愤怒:“不想结盟也就算了,现在不告而别,你这唱的又是哪一出呀!”晋平公见大伙都没有了兴致,所以等到其他各国的大夫草草结盟后,就宣布散会了!

        湨梁之盟不欢而散后,晋平公也没有深究齐国的责任,所以会后齐国更加不把“盟主”晋国放在眼里了,正是由于对形势判断的错误,不久之后,齐国又拿鲁国练兵了。

        晋平公见齐国如此“放肆”,当然是可忍孰不可忍,不久之后,公元前555年,晋平公就来了个“御驾亲征”,率领晋国三军和**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齐国。齐国岛主齐灵公自是来者不惧,率领齐军在平阴(今山东平阴东北)抵抗。同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齐灵公又在平阴城外挖了一条一里宽的深沟,用来抵抗**大军。

        齐灵公这个主意遭到手下一个太监的反对,这个太监名叫夙(音素)沙卫,老夙不仅“身残志坚”,而且很有谋略,当时就:“主公啊,你这个深沟根本就拦不住晋国大军,我看啊,咱们还是不和**大军交战的好,先坚守险要之处,不怕他**不撤军,到时候,咱们再乘机进攻,定可大获全胜!”

        客观地,老夙这个点倒也不错,不过可惜的是,齐灵公压根就不听他的。到了大战那天,齐灵公的一里宽深沟果然就像老夙所的那样:压根没用,一场大战后,齐国损失惨重。大战结束后,晋国人也没闲着,又趁热打铁,打了个“心理战”。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